2020臺灣理論關鍵詞會議側記

學術活動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68期
2020-09-08
        2012年起,史書美、陳東升、梅家玲與廖朝陽四位學者共同成立「知識/臺灣」研究學群後,便定期舉辦台灣理論關鍵詞工作坊,嘗試召集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一同探索台灣理論的潛能。截至今年,已集合許多不同領域的學者,出版論文集《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臺灣理論關鍵詞》等作。而本屆大會由臺灣大學文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辦,並由臺灣師範大學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臺灣大學文學院以及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每位發表人以一「關鍵詞」為題,延續著相同的理念,跨越各領域學門而協力深化臺灣研究的重要性。
        會議首日,早上9點整於臺大文學院會議室舉行開幕式。首先由臺灣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劉正忠教授開場主持,談及了台灣研究中心的緣起;隨後則由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陳秋蘭教授則表示相當榮幸能夠參與會議,且說明了台灣理論關鍵詞的發展脈絡。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教授則是從過往會議的研究面向切入,表達對今年會議的期許。在二位貴賓致詞過後,第一場發表會便隨之開始。
        首場發表會由陳秋蘭老師主持,三位發表人們對於台灣土地與原住民議題有著共同的關注。陳張培倫以「原住民族主義」分析台灣當代的種族議題,其關注原漢族群之間的文化差異,並透過對歷史事件、政治策略的爬梳與討論,重新聲明了原住民的身份認同與政治性訴求。隨後蔡志彥提出「土地無意識(Land Unconscious)」以提供一種重新詮釋土地、認知鄉土的方式。發表人引用廖朝陽、邱貴芬等學者之作,意圖賦予台灣土地一嶄新主體性,將台灣的歷史與現時情境進行整合,認為透過「土地共同感」的框架,足以開啟一種新的文學解讀,並且解構民族主義、重見本土台灣。本場次最後一位發表人王梅霞則從自身的人類學專長出發,關鍵詞「併接結構(structure of the conjuncture)」意在凸顯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之動態過程。其以泰雅族、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三族為討論對象,並透過田調研究,分別針對各族族語進行特定語彙的考掘,觀察在不同歷史脈絡下各部族的文化實踐方式,研究者留心於三族之間的歷史異同,將原住民族的文化概念去本質化,探索種族認同之間流動的邊界,並提供不同的研究視野。
        第二場次的主持人為臺灣大學外文系名譽教授廖朝陽,此一場次的發表人們側重於跨域之討論,且分別延伸至性別、空間、殖民性等向度的討論。首位發表人為美國學者姜學豪,其以線上的形式進行發表。介紹了「跨托邦(transtopia)」的概念,開啟一跨性別的歷史研究,研究者透過台灣性別史中的著名事件,如葉永鋕事件,以及同志運動的變遷等,意圖打破西方霸權的性別論述,透過台灣特殊的地緣性,說明當代的性別研究應打破「男/女」、「同志/非同志」的二元框架,而來到更多元、允許模糊性的向度。接下來的發表人蘇榕以「縫(Rupture/Suture)」的雙重意涵開啟論述:「縫」字既可指向空間上的裂縫;亦有著縫補、重合之意。於是研究者借鑑後殖民論述中文化翻譯的相關理論,並舉出台灣藝術家的陶藝作品,在此一作品中,台灣陶藝家以日本工藝技術「金繼」修補裂碎的茶碗,對研究者而言,此例即是在「縫」的視角下,重新理解歷史傷痕的方式。下一位發表人羅詩雲同樣援引了後殖民理論以重新理解空間,其提出「閾境性(liminality)」,意圖打破中央/邊緣的論述框架,認為如何在二者之間流通是更為重要的問題,在此一脈絡下,處於「中介」、「過度」的歷史情境便不應被理論者所忽視。並且,除了台灣在不同時期場域特質的切換以外,研究者同樣側重於戰後台灣人的身份轉變,指出閾境性得以銜接歷史,檢視流動變化的國族認同。
        在午餐交流後,下午場次在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陳東升的主持下開始,此一場次的發表人們分別對傳播媒介展開不同面向的關注。首先由廖凱弘提出「政治迷因化(memetization of politics)」,留意到當代社群媒介與政治議題逐漸合流的傾向。透過傳播理論的引借以及對社群現象的觀察,指出以圖片傳播的迷因具有幽默甚至嘲諷的特質,而成為年輕世代接觸政治的快速途徑;當代政治人物為了聲量,也逐漸自我迷因化。此為新世代下的政治現象,更可能在未來創造出集體認同,有待研究者們開展。隨後林妤透過「複媒感覺(multilayered sensation)」討論現代詩在不同媒介之下的感覺形式,其以夏宇的詩裝置、台北詩歌節的現代展演為例,說明現代詩從紙本到裝置藝術之間,所具有不同層次的文本能動性。研究者察覺過往數位文學的研究,指出複媒感覺重視聲音、光線與文字的互動性,因此,更應留意到現代詩於當代所能創造的知覺體驗。本場次的最後則由香港學者韓松以「電-Tele-」為研究核心,強調現代科學的摩登意象,並關注電子工具在現代小說與影視作品中的作用與表現。研究者說明,電視、電腦與手機能工具,使得小說的公/私空間逐漸模糊,不僅縮短地理距離,更成為跨界、跨域的媒介樞紐,故可謂,此類電子儀器在文學中的現身,象徵了台灣文學史上「內向世/視代」的特殊集體性。
        第四場次由臺灣師範大學國際台灣學研究中心主任林巾力擔任主持,說明此一場次三位發表人的論題跨度廣泛,在學科與領域方面皆有著相當不同的側重。第一位發表人甘偵蓉關心近年於學術圈內備受討論的「研究倫理(research ethics)」,說明研究倫理既包含了法規等強制性規定,亦指向各學科在長期累積之下所習慣的研究方法與慣例。其一方面追溯過去台灣學術倫理的他國取鑒,亦說明研究倫理建置在未來可能具有的開展。更提及,因為原住民的學術參與,使得當代的研究倫理有了自我建構的方式出現。而後,發表人鄭芳婷的關鍵詞為台灣閩南語「鋩角mê-kak」,此一論題所關注的重點為日常性舞台的藝術嘗試,在方法上,取用了「鋩角」所聚焦的在野、口傳特質,以強調台灣在地文化脈絡,從雕蟲小技解構大敘事,作為當代情境中對歐美理論的抵抗。研究者以台灣當代電影、小說與散文為例,說明銘刻在地文化的意圖,更期待透過此一論述展開「由下而上的席捲」,創造出特定動能,以拒絕他國強勢文化的收編、爭取台灣自身的生存空間。接下來,發表人則以「抒情(Lyricism)」重新討論侯孝賢的電影,研究首先定義抒情傳統理論在戰後台灣的開展,再將抒情定位於哀情、人倫與嘆逝三大向度之中。在此一脈絡下,抒情便具有了人類情感的共通性與歷時性,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等文本便透過攝影機之眼,揭示了抒情傳統在戰後台灣的影響力。
        隨著密集熱烈的發表與討論,會議很快地進入第一天的最後一場次,由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陳瑞麟所主持,本場會議的研究者們皆聚焦於電影文化研究。首先便由王萬睿論及「集錦電影(Omnibus Films)」,集錦電影原指台灣特定歷史時期的系列電影,具有「跨作者」或「跨時間」的理論特質,而此處研究者將其視為關鍵詞,乃是著重於歷史發展的連續性與偶然性,其以集錦電影《喜怒哀樂》、《東南西北》等作為討論標的,說明自六〇年代始的台灣電影史發展,更冀希開啟電影研究中跨域研究。隨後史惟筑以「影像乩身」賦予影像文本主體性,並回應影像中所涵蓋的台灣政治與文化經驗。其說明,在台灣電影史中,「辯士」對影像的聲音干擾來自於由外向內的趨力,而論文取用「童乩」則是強調由內向外,引用於學者林欣怡所提出的「挪吒體」一說,側重於影像中所涵蓋的、與他者對話的慾望。此一慾望的現形仰賴於影像主體性的肯認,透過此一視角,則受眾與影像乩身之間便開啟了有效的閱聽路徑,足以檢視判讀影像所涵蓋的諸種文化身份。最後,梁廷毓提出「巫藝(Shaman Techne)」以說明台灣當代藝術創作與展演中對於巫文化等民間知識的表現。考察巫術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對宗教研究與人類學的取徑,研究者認為巫術在影像之中往往得以召喚出歷史的創痛記憶,而開啟集體治療的藝術實踐。研究更以台灣當代諸多表演藝術為例,提供了一系列的在地視野,從而延伸推廣,得以觀察到台灣藝術研究中更為豐滿的跨地域論述。
        第二日的會議同樣於早上9點正式開始,此一場次由廖咸浩老師所主持,四位發表人承接著昨日的討論,對跨界議題各自開展。首先由邱怡瑄提出「渡來遺民(Torai-loyalist)」,她說明,此關鍵詞為一複合概念,結合了中國傳統中的「遺民」與古日本史中的「渡來人」,渡來人泛指從中國、朝鮮等地來到日本的移民,而遺民則為保持前朝認同的群體。將此二詞結合,是嘗試發問:遺民可以為空間帶來什麼?遺民又應該如何終結離散?研究者從台灣明鄭政權時期談起,論及空間與政權的跨度,並且正面看待外來的文化思維。接著跨度到1949年後的台灣,重新界定台灣的外來移民與其所帶來的文化影響,以整合歷史中多元文化的分歧與融會,而對族群移動與在地性有一嶄新的定義方式。隨後黃厚銘則是以新型的網路媒體、實境遊戲談論現代性的自我反思,故提出「流動的群聚(mob-ility)」一詞。其從社會學的角度,論及「自由與安全是矛盾的必需品」,意即人類擺盪於個體性與集體性之間,而「解決的方式便是流動」。換言之,透過含混性思考,當代社會實具有矛盾的雙重特質,正如網路社群或者線上遊戲:其既同時是群體活動,又僅發生於個體之中。故「流動的群聚」實為當代社會文化特性的具體表現。而後張君玫以「跨物種繞射(trans-species diffraction)」將討論帶入生物學的領域,意圖打破人類中心主義,故借助當代生命科學與生態學的相關研究,強調不同生命形式的體現視角,以及彼此纏繞的跨物種生命政治。她呼籲,在新冠肺炎引爆的時代下,重新思考物種差異與跨類別的生命關係相當關鍵。本場次的最後,方偉達的「生態瞬間(Ecological Moment)」同樣留心自然,意圖以人文思維對台灣生態進行關懷。於是研究者以環境為主體,考掘台灣人民的歷史情感與集體意識,藉由討論地方(place)的共同記憶,得以聚焦於生態環境的歷史,並從而重探本土文化中易被遺忘的環境特質。
        會議來到最後一場發表,在本場次中,主持人由臺大中文系特聘教授梅家玲擔任,發表人們則對台灣的本土特質各有開展。首位發表人鍾秩維以台灣閩南語詞彙「笑詼(Chhio Khui)」為關鍵詞,談論台灣日治時期小說中的「笑」,引用理論家巴赫欽與巴塔耶,關注賴和〈蛇先生〉、〈一個同志的批信〉等文本中,笑的書寫與發生如何透過「違背常理」,開展出身份/認同的混雜特質,更藉由台灣話語的混生現象,重新界定了文體的現代性。隨後,陳伯軒以「戲弄」一詞談論原漢關係中觀看與被觀看的位置,承接上一位發表者,同樣呼應著遊戲的能動性。研究者指出,漢人的原民研究中往往有著浪漫化原住民文化的傾向,而作為被研究的客體,原住民便得以在特定情境下翻轉了自身文化被動的處境,以被觀看作為「自我表演」的起始,展開戲弄。於是主客位置發生互換,文化價值也因此產生流動。最後一位發表人高嘉勵則以「混沌(A Chaos)」為題,重探台灣的殖民與後殖民歷史,在此一語境下,混沌便同時包含了對歷史創痛的失憶,以及複雜融混的矛盾情緒。研究者透過對葛里桑理論的引借,重讀台灣三〇年代的超現實主義詩作,更期待將混沌視為一涵蓋整體性的理論,考掘出潛藏於台灣社會各層面的個體獨特性。
        在所有發表皆結束後,梅家玲老師對每位與會學者的參與表達感謝,並請史書美老師對於今年度的大會進行總結。史書美老師雖然身在美國,卻透過網路會議的方式參與了每一場發表,她以今年疫情作為隱喻,期待台灣研究終有離開西方中心主義的一日。史書美隨即表示,與往年的研究相比,今年對於新媒體與原住民的關注豐富了許多,相對地,性別研究的關鍵詞便有所減少,可以看出研究者們關心的議題動向。同時,她也從詞語性質對關鍵詞進行討論,認為關鍵詞的建立,應考量其描述性與理論性的力道,換言之,除了詞彙本身指涉的文本以外,是否具有折射、應用的離心功能也不應忽視。另外,史書美認為要建立起全面的台灣理論,必須意識到「理論家族譜系」的迫切性,關鍵詞會議與相關論著的出版已經行之有年,除了個別的詞彙,她也同樣關注各詞彙、理論之間的關係聯繫,認為建立台灣理論家族史的系譜,便能創造互動性社群,「知識台灣」的理念才得以從中落實。會議的最,梅老師再次對各單位與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並期待透過每一位學者的參與,一步步落實台灣知識學群的目標。會議圓滿落幕。
 
(撰稿:台大中文所碩士生 林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