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581

102年度文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計畫成果概述

 102年度文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計畫成果概述

        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於102年度執行文學院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計畫名稱為「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以本中心主任梅家玲教授(臺灣文學研究所)為計畫總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則有廖咸浩教授(外國語文學系)、呂紹理教授(歷史學系)、李鴻瓊副教授(外國語文學系)、廖朝陽教授(外國語文學系)、劉亮雅教授(外國語文學系)、蕭立君副教授(外國語文學系)、陳東升教授(社會學系)。茲概述計畫成果如下:

        梅家玲主持之子計畫為:「學院教育與知識生產:從『中國文學』到『臺灣文學』」,意圖討論在文學的教育、書寫與研究方面,「臺灣文學」如何在「中國文學」的覆蓋、籠括之下,逐漸浮出歷史地表,成為獨立學科;並且融入臺灣知識生產的脈絡之中,成為形構臺灣的重要質素。除卻顯而易見的政治因素不論,它所涉及的問題,至少包括了語文教育、書寫實踐、理論譯介、文學出版、學科建制與典範轉移等不同面向。其中所映射的議題,涵蓋了政權、時空轉移下的文化嫁接,或知識經過「語言轉換」後重新形構的諸多議題,因此本年度撰寫論文〈學院教育與知識生產──以《中外文學》的中國/臺灣文學研究為例〉(「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9月21日)便以《中外文學》為中心,討論刊物如何以其「學院」的位置,介入了當時的知識生產、學科建制與大學教育,而發展過程中,又如何因「學院人」的學術優勢,譯介新興思潮,進而促成了臺灣文學研究的「學院化」;本年度另一研究重點為側重細讀與王文興相關的各類文本,從文學/聲音的層面著眼,具體闡析中西不同的文學傳統及語言實驗,如何在王文興的小說創作及相關書寫中,交錯出特殊的臺灣文學風貌,以〈聲音、標點,與文學敘事──一種臺灣文學/知識生產方式的思考〉(「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工作坊,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2013/3-31。)為題,試圖為臺灣的文學與知識生產問題,提供不同的思考面向。

        廖咸浩以「游牧與後中國動能:重讀海洋」為計畫主題,同時反思中國與臺灣對「海洋性格」的論述、挪用與限制,反思「海洋性」與「西方性」之間的共謀、分裂與糾。破除過往對大陸/海洋二分的簡化思考,以「重讀海洋/重讀臺灣歷史」為途徑,細探臺灣歷史中的諸多細節,檢視臺灣文化性格中遊牧/反遊牧、身分認同、理論動能的多樣性,建構臺灣的另類「知識/理論系統」,尋找「後中國」的理論能量,以及滑溢、脫勾、流動、釋放的解構動能。

        呂紹理的子計畫為「近代臺灣的農藥、農業與農學」,並撰寫論文〈近代臺灣的農藥、農業與農學〉(「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工作坊,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2013/3/31。)以「農藥」為主軸,深入探討殖民語境下「知識生產」的諸多問題。自1962年Rachel Carson出版Silent Spring一書以降,農藥(pesticide),尤其是DDT致成之環境污染與食品安全等問題,引發人們高度關注。臺灣農藥問題也並非始自1970年代,而應可上溯至日本帝國統治下的臺灣。這種近代化學工業的產物,究竟在何種條件下得以進入臺灣,深入農村社會與一般人的生活?本研究計畫乃欲追溯上起近代化學農藥的起源,下至1970年代各國相繼宣布禁用DDT之前,農藥在臺灣使用、流通及其對環境影響的歷程,尤其著重在此轉變過程中,日本帝國如何生產新的自然環境的知識框架,從而形構/轉換了吾人對於臺灣自然與環境的認識。這些問題涉及了農藥/知識的生產、技術的引入與管制、知識的運用與消費、殖民脈絡下農藥知識的轉用等等問題。

        李鴻瓊子計畫為「臺灣理論的體與用」,以西方理論為主要研究方法,並以臺灣文化產物與社會案例為分析對象。一方面希望建立臺灣文化的全球相關性,亦即臺灣文化可以作為突破全球化困境的一個有效參考案例,另一方面則希望以臺灣歷史和社會本體為基礎,建立在臺灣進行理論研究的方向。並突出臺灣社會之移民社會中連續殖民的特殊性,地理位置、文化系統的多重交匯,討論臺灣收納、騰挪、聚合外來文化的特質,而企圖以臺灣移民社會的特質為基礎,反照在西方理論的研究上,開啟臺灣創造性思想的可能性。本年度李鴻瓊共進行四場研討會發表,主題聚焦在如何回到臺灣特殊的東亞文化脈絡,指出臺灣當代人文思想、知識建構的有力方向,論文包括〈臺灣挪一下:魏德聖《海角七號》中的特異共在〉(「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工作坊,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3月31日。)、“The Subject Supposed to Mourn: The Dialectic of Affect in Seven Days in Heaven.”( 情感、政治、精神分析:國際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6月21日-23日)、“Beside Taiwan: A Singular Paradigm of Co-presentation.” (亞洲例外:阿岡本跨文化國際研討會,臺北:師範大學,2013年6月21日-23日)、〈臺灣內外:理論、範例、實踐〉(「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9月21日),無論是在理論的動態組構、論述規則的突破,乃至於對臺灣知識學與戰略位置的翻轉,都有相當的突破與反思。

        廖朝陽子計畫為「重寫理論幽靈」,以「幽靈」「理論」等概念討論身體、存有、精神之間游離、迴返的關係,本計畫希望檢討呈現在臺灣文化的某些知識操作。一方面,國家理論長期保有對知識的獨佔地位,限制了理論幽靈的活動力。另一方面,對理論的需求只能在功利文化的縫隙中尋求可以具體感知的現實性,進一步進行理論的整合,探討高度資訊化的全球資本體制中臺灣的特殊知識狀況的機會何在,限制何在。本年度論文〈理論、死亡、虛空:文化特殊性的出離〉(「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9月21日),提出了具思辯性的思考──將理論「虛化」,邁向無有,讓理論的「目的」成為「方法」,成為「方法」之後實體「目的」的消失,將會帶來死亡、虛空、無有,這並非是理論的終點,反而是文化特殊性的出離、理論的創新場所,其他研究成果包括〈緣定恐怖谷:人、人類、不正確人類〉(2013外文學門學術研習營,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10月19日)、〈重寫理論幽靈〉(「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工作坊,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3月31日)、〈生命與形式:分子化的倫理〉(國科會外文學門99~100年度專題計畫成果發表會,臺北:政治大學,2013年3月23日。)除了理論本身的探詢,也對理論境況進行檢討,回顧數十年來「純理論」在西方、在臺灣發展的歷程以及兩者之間因為不同情境產生的落差,檢討的同時也試圖就理論如何切入現實,如何落實於實際研究工作提出自己的觀點。

        劉亮雅子計畫為「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臺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她以臺灣的「後殖民」理論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探討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的相關課題,主要的問題包括:臺灣對西方理論的風格化應用能否形成自己的理論家族、理論系譜?如何與國際學術社群接軌?如果對西方理論的風格化應用就是臺灣化,那麼理論如何被轉譯、挪用、再生產?藉由討論兩種論述各自內部的論戰與發展以及兩者之間的交鋒,一方面探討在當時臺灣的脈絡下後殖民與酷兒理論援用的適切性,另方面討論臺灣所形成的後殖民與酷兒理論家族。本年度劉亮雅聚焦在九○年代初期廖朝陽與邱貴芬有關後殖民的論戰、九○年代中期廖朝陽與廖咸浩的後殖民論戰所涉及的理論挪用,再旁及廖炳惠的後殖民理論。在酷兒理論方面,主要針對張小虹、紀大偉、卡維波的理論挪用,以及趙彥寧等人的批評,透過這些關於「研究」的「研究」,無論是關於後殖民理論版本在臺灣語境下的衝擊、修正與交鋒,以及酷兒論述在臺灣再度脈絡化的過程中遭遇的性別、國族、政治空間的角力,去評估「適切性」與理論家族版本皆是十分複雜且細緻的工作,但劉亮雅意圖指出,臺灣的後殖民與酷兒論述已各自形成了理論版本家族。

        蕭立君的子計畫為「等待本土理論?:理論斷層中的斷層思考」,計畫主要關懷是臺灣「本土理論」的發展與挑戰,在回顧、爬梳戰後西方思潮及理論在臺灣之引介、翻譯、傳播、(再)生產的基礎上,試圖思索這一波波以改革為號召或職志的理論思潮以及其後繼影響,並思考臺灣本土文化之「斷層預設值」(de/fault)的問題。本年度蕭立君延續此思考進路進行探討,發表之論文包括〈批評的常識/常識的批評:理論、常識、與改革〉(「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9月21日)、“Waiting for a Native Theory? Taiwan at the Crossroads of Theories”(2013國際比較文學會議,法國:巴黎,2013年6月18-24),前者討論了外文研究領域的知識生產與學門建制,以此探討理論知識在臺灣(再)生產及實踐的議題,思考不同時間點下的學門「改革」,同時也提出對理論的想像與願景,後篇除了回應歐美學界「理論已死」的思潮,也思考「本土理論」與「西方理論」的關係,而如果將「理論」視為一種特殊的「思考風格」,事實上,風格的改變、挪移、混成是可以造成既有理論的變動的,而臺灣在這樣的「斷層」中,事實上更有與西方理論「錯開」的契機。

        陳東升子計畫為「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理論發展的知識社會學考察」,從知識社會學之角度思考討論,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在全球知識分工的權力位置、國家對於人社知識社群的介入與規訓、學術研究及教學機構的資源配置及知識意義的想像、知識社群的組成和特質、知識社群和公民社會的關聯性、研究者的研究慣性以及對外在世界之定位等因素對於臺灣理論發展的影響。並將社會科學與人文學領域的外國文學、中國文學及歷史學等領域共同比較研究,就學科發展之條件交互比較,並分析人文及社科兩個領域的異同性,釐清臺灣理論知識發展的歷程和限制。本年度發展重點則從科技與社會研究常見的「自我後進化」的想像情結出發,寫作論文〈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自我後進化命題與理論建構〉(「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2013年9月21日)、“The Late-comer thesis and High-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Study in Taiwan”(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工作坊,臺北: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2013年9月14日),以臺灣科技產業技術的相關研究作為案例,思考研究社群中尖端產業與「自我後進化」的矛盾心態,是否壓制了臺灣科技產業、技術的可能性,以及技術、知識「妥適化」的可能思考其中產生的理論問題,若欲跳脫這樣的「後進化」敘述,我們反而應該尋找「中間」的位置,探討這些連結的軌跡、連結運作的機制與造成的結果。
 
        總上,透過本計畫中各子計畫初步的研究成果,可看出計畫成員在重建臺灣知識系譜學上的共識,除了歷時性的脈絡化探討,也透過地域、族群、國境、文化形式不同層次的文化傳播、交融、互涉,釐清知識/理論生產、啟動、活化、塑型之路徑,重新理解臺灣之多元主體,建構臺灣知識之系譜學,在異與同之間尋求更具動力、更具生產力的臺灣知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