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2499
2015年11月7日 「臺灣理論關鍵詞2015工作坊」側記
撰稿:張琬琳(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2015年11月7日,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學陳漢賢伉儷基金講座共同合作,在臺大文學院演講廳舉辦「臺灣理論關鍵詞2015工作坊」(Keyword of Taiwan Theory 2015 Workshop)。本次活動由臺大文學院「知識/臺灣」研究學群策劃,會中聚焦討論各關鍵詞在當代臺灣的運用與深化,提供不少具有深度與創新的見解,有助於議題的持續性推展。
工作坊邀請國內外學者,以「跳脫常規用法的新詞」為出發點,發明新關鍵詞,來探討臺灣歷史與文化的獨特性,會議共計提出12個關鍵詞,包含:李鴻瓊教授提出「湊接」、史書美教授提出「摹仿(Imitation)」、梅家玲教授提出「後戰爭」(Post-War)、陳東升教授提出「逆轉」、蘇碩斌教授提出「混昧」(Ambivalence)、李育霖教授提出「前沿地帶」(Frontier)、王驥懋教授與周素卿教授共同提出「韌性(Resilience)、蕭立君教授提出「內建斷層」(De/fault)、廖勇超教授提出「腐」、謝若蘭教授提出「正義」(Justice)、黃涵榆教授提出「佔領」(Occupy)、邱彥彬教授提出「分斷」(Division)。
李鴻瓊教授觀察臺灣社會和文化內容,結合Agamben、Deleuze等人的理論,說明臺灣社會的深層「湊接」如何轉接現實。李教授考察「湊」字的本義和衍生義,及其字源在臺語的用法,探討「湊接」在臺灣社會的實用性:一方面它「方便抵抗」,且超越「就地取材」的意義,指向一種複雜的「接合術」,說明了「嫁接」與臺灣社會特質的關聯;另一方面則指向接受、收納、聚合之意,意指一種特殊的聚合術,能夠以接受的方式消解衝突。
史書美教授從臺灣學界對於西方理論「摹仿」的概念談起,指出現今臺灣學界援用西方理論,之所以會被認為是一種摹仿,是因為理論本身沒有在臺灣社會的脈絡裡被在地運用和思考。若只是援用西方理論原型的摹仿,沒有再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臺灣本土的論述,即會被認為是缺乏原創性的援用。史教授認為,事實上從心理學和人類學的教度來看,人類的學習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從摹仿中衍生學習和創造的歷程,就如同臺灣本土理論的建構一樣,初期在透過對於西方理論的摹仿,來累積和西方學術傳統對話的能量。透過對於西方理論的學習,再重新 加以在地思考後,本土理論將能進一步被創造和開展,進而啟動知識權力的運作,建構出屬於臺灣在地特色的理論。
梅家玲教授聚焦於1949年國府遷臺之後,諸般政治、社會、文化與文學現象的觀察,提出「後戰爭」的思考,而這樣的思考,不僅只於某一特定時間戰爭之後的現實面貌,梅教授更提出關於戰爭的普遍性的議題,及其在臺灣歷史文化發展的殊異性:「多源」、「重層」的經驗和遺緒。梅教授揭示「後戰爭」的概念,是以一個具有能動性的理論架構,來關照並反思臺灣社會、文化與文學的論題。它將為過往「常」、「序」、「敵/我」關係的重組帶來新契機,促成多方元素的交混與流變,並能藉以認真看待各種不同戰爭經驗(或遺緒)糾纏拉鋸而生成的、複雜的動態發展,重新反思並善用戰爭之後所產生的正面能量。
陳東升教授提出「逆轉」的理論意義,指出「逆轉」是行動者介入去改變長期存在的慣行與穩固的整體結構,並且在既有的或預期發生的社會、歷史與政經狀態,在大多數社會行動者不看好、不預期的情況,或者是落後在其他社會行動者的情勢,跳脫既定的變遷軌跡,反轉為另一種狀態,出現遠超乎社會期待的另外一種結果。陳教授以反核四運動為案例,彰顯「逆轉」的複雜歷程,揭示社會行動者如何在既有的結構限制下,來創造「逆轉」的可能性,以及「逆轉」對於社會的影響。
蘇碩斌教授提出「混昧」(ambivalence)的概念,指出字源的本意,是價值(value/valence)的混濁、曖昧、交織、正負並存的狀態,過去它在以近代西方文明為主體的單一價值支配下,「混昧」所呈現的不明確狀態,並不為現代社會所喜。然而蘇教授指出,臺灣在歷史上的幾次激烈政權轉移中,由上而下界定的現代理性,在被「只想活下來的人民」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打混、應付、搞曖昧地一路活下來的臺灣人生存歷程,這正驗證著:後現代並不是一種全新出現以反對現代的思維,而是一直沒被打死的人類狀態,而在臺灣,正可以看見這一點。臺灣在歷史和地緣上,都有其混昧思維的絕佳位置,臺灣從清帝國的移民開始,短短三百年間更替許多種政權,而每個政權都在以其獨特的方法進行現代計畫,因而前後矛盾、身口不一,這種歷史情境,也培育出臺灣各個世代的人都習於在表面一元、卻在實質混昧之中。蘇教授認為,混昧經驗愈豐富,其實愈能跳開現代性主體一元價值、而來到後現代的思維,因而臺灣的「混昧」現象,成為東方世界接納理性的進程中,一個對抗「西方單一理性價值」值得觀察的缺口。
李育霖教授提出「前沿地帶/境外」(frontier)的概念,指出「前沿地帶/境外」意味那些尚未納入體制與秩序的化外之地,或在既定與確切疆界之外的區域,它同時在邊界之外,也與邊界毗鄰、是曖昧不明的,這正與臺灣歷史與地理經驗相關連。在大陸是較為中心的歷史語言文化論述中,臺灣地處邊陲,長久被視為文明的化外之地,但這一視角隨著海權時代的來臨,而有所轉變,例如在殖民時代中,臺灣的地緣位置,定義了臺灣在地理政治中前沿的角色。李教授以「前沿地帶/境外」(frontier)的理論為前提,並將之運用於臺灣文學現代化問題的「結構」討論中,透過賴和的臺灣話文,以及王禎和和舞鶴作品中的語言問題分析,體現現代臺灣作家語言使用所面對的問題與解答,和現代臺灣文學創作中的特殊樣態與風格。
王驥懋和周素卿教授共同提出「韌性」(resilience),並從其本質、特徵和社會力的意涵,來討論臺灣歷史地理所涵構出來的社會文化特性與作用力。韌性的概念,是指一個系統、組織、城市或是個人,在面臨外在不確定性因素或風險威脅時,可以吸收衝擊或是恢復原有的穩定狀態之能力。王教授和周教授從地理學的角度出發,將「韌性能力」放置於臺灣歷史地理的脈絡中思考,從社會既有的系統、體系的韌性中,研究臺灣社會關係在空間上的展演和運作,並以「地域社會」的角度,討論漢人社會的地緣和地緣所建構出來的社會關係,觀察其在面臨重大威脅或災難時,是採取何種方式來回應。
蕭立君教授提出臺灣文化的內建斷層(de / fault)狀態,是由於長期以來熱切擁抱、迅速吸納、轉譯外來文化的傾向所型塑而成。而此種斷層不只是殖民者或外來強勢文化攔腰橫斷了傳統與當下,亦是對自身文化的否定:我們是不足的、難登大雅之堂的、錯的、甚至我們什麼都沒有,只好外求──而外來的通常代表是好的、進步的、召喚著我們去迎頭趕上並尋求接軌。蕭教授亦指出de-fault / default較少被討論到的面向:default也是一種回歸,特別是在劇烈變動或失衡之後,對某種平衡(equilibrium)或安逸狀態(comfort zone)的慣性回歸,並以趨近「自我清空」(self-emptying)的文化姿態,往無縫接軌的目標邁進。蕭教授以兩個臺灣在地的文化現象:「奇美博物館」與「柑腳俏阿嬤」為例,分析default與de / fault的分疏與交疊。前者看似主動尋求接軌,卻反而被動地在停留於同一窠臼(comfort zone)內原地打轉;後者則被動地讓大環境剝奪其主動權,卻反而因此啟動了de / fault的驅力,主動完成了以往難以想像的深度跨文化接觸和主體的再造。
廖勇超教授探討當今ACGN次文化中的情感實踐活動「腐」。廖教授指出,在日本社會普遍男尊女卑且對於同性情慾貶乏的情境之下,這群(以異性戀為主的)女性運用次文化資源,在情感表演上折衝出與主流文化價值相拮抗的抵抗策略,已成為當代臺灣次文化場育極具探討性的概念。廖教授從臺灣文化場域出發,對於「腐」的種種樣態、實踐及可能的限制和開展,提出思考方向,指出「腐」透過當代性別與情慾結構的重組與翻轉(婦女運動、同志運動等等),已經不屬於「腐女」的專利,它連結至男性族群(「腐男」),甚至進入主流媒體,成為當紅的流行文化行銷策略。
謝若蘭教授指出「正義」(justice)與社會文化的關聯性,是依據信仰、語言與文化形塑而成,因而是具動態性的,而非絕對性,正義是由主體定義者而選擇,且依循歷史脈絡而有意義。謝教授探討「正義」概念的起源、以及它在傳統哲學、乃至於當代社會上的價值和意義,並分析臺灣社會訴求「公平正義」、以及如何在「轉型」與「修復」中獲得正義的核心意涵。此外,謝教授以原住民主體定位下的「正義」為例,指出「資本」本身不盡然是造成所有的性別/族群/階級對立的情形,但是資本的擴張,卻是導致對於生態與社會中的每一個「人」的影響,因而這牽涉了正義觀點的視野,以及如何修復與轉型的具體正義行動,亦即,正義必須是被視為「必要性」與「相對重要性」的概念與具體行為,它必須透過文化上的翻轉來產生。
黃涵榆教授以太陽花學運、和無政府藝術組織「亞細亞安那其連線」為例,指出「佔領」(occupy)行動具有政治改造與藝術表現的動能,並可從中思考新的身體、記憶、共群或生命形式(forms-of-life)的可能性。臺灣過去半個世紀的社會運動過程中,舉凡反核、農民、無殼蝸牛運動、總統直選、野百合、太陽花與反課綱運動,都採取佔領行動,不同的佔領行動,雖有其各自的脈絡、訴求與策略,都可視為代議政治的例外狀態。黃教授指出,佔領行動是一種空間政治抗爭,或是空間的奪權行動,宣示諸眾「在那裡」(bring-there)的權力,僭越既有的空間分配與治理模式,重新界定合宜與不合宜、合法與不合法的界限,展開空間的異質性與能動性。
邱彥彬以韓國學者白樂晴提出二戰後東亞冷戰框架所架構出的韓半島分斷體制,來探討「分斷」(division)一詞在臺灣政治與知識景況上的運用。邱教授重回1949年的兩個重要「分斷」時刻──日本軍事顧問團(簡稱白團)的成立,以及第一波白色恐怖(1949~1955)的肇始,分別從治理者與被治理者的角度切入,重新檢視蔣介石政權與中共地下黨人及冷戰兩大強權及其代理人的分斷。最後邱教授以平路〈臺灣奇蹟〉為範例,揭示了「分斷」的正向概念:不是冷戰導致分斷,而是與冷戰分斷。
臺灣理論關鍵詞2015年工作坊的討論,為臺灣本土現況提供許多創新的理論觀點,會議中除了探討臺灣的特殊性之外,並嘗試以此為基礎,和世界理論進行對話。會議的尾聲,在史書美、廖朝陽、梅家玲等教授及與會來賓學者的熱烈分享與討論下,圓滿閉幕。
工作坊議程如下:
工作坊議程如下:
8:30-8:50 報到
|
|||
8:50-9:00 開幕式
梅家玲(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主持
|
|||
時間
|
主持人
|
發表人
|
關鍵詞
|
第一場
9:00-10:30
|
陳東升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李鴻瓊(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
湊接
|
史書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系、東亞文化系、亞美研究系教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講座教授)
|
摹仿
|
||
梅家玲(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
後戰爭
|
||
10:30-10:50茶敘
|
|||
第二場
10:50-12:20
|
蕭立君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逆轉
|
蘇碩斌(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副教授)
|
混昧
|
||
李育霖(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授)
|
前沿地帶
|
||
12:20-13:30午餐
|
|||
第三場13:30-15:00
|
史書美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系、東亞文化系、亞美研究系教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講座教授)
|
王驥懋(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周素卿(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堅韌
|
蕭立君(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
內建斷層
|
||
廖勇超(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
腐
|
||
15:00-15:20茶敘
|
|||
第四場
15:20-16:50
|
廖朝陽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
謝若蘭(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
正義
|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
佔領
|
||
邱彥彬(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
分斷
|
||
16:50-17:00閉幕式
史書美教授、陳東升教授、廖朝陽教授、梅家玲教授共同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