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2089

2012年9月22日第一屆「知識/臺灣學群工作坊」會議側記

       第一屆「知識/臺灣學群工作坊」會議,已於九月二十二日圓滿結束,本次會議邀請史書美、陳東升、陳瑞麟、廖朝陽、傅大為、蕭立君、邱彥彬、廖咸浩、梅家玲、蘇碩斌、李育霖、王梅霞、陳張培倫、湯志傑、李鴻瓊、邱貴芬共十六位學者與會,共同討論思考臺灣研究中「知識」、「理論」的多重向度,重構「本土」理論的系譜,發掘「理論」與「臺灣」之間的可能關係。工作坊吸引了來自各校的師生數十人參與,與會者的討論十分熱烈。

       第一場由史書美教授主持,中正大學哲學系陳瑞麟教授以〈何謂理論〉為題,,思考「理論」的本質、特徵、結構與變遷,為此構思一套「理論的理論」、「後設理論」,進一步思考理論是否具有區域性?如何,或者「有沒有必要」發展臺灣理論?「臺灣理論」、「東亞理論」與「西方理論」的關係為何?為本次會議拋出了諸多值得討論的問題,例如「臺灣」是臺灣理論的「充分條件」或是「必要條件」?動態的「學術認同」是否是擺脫「西方學術殖民」的策略?臺大外文系的廖朝陽教授則以〈理論與虛空〉為題,思考「純理論」、「大理論」的本質,如果所謂「理論」在本質上是一個虛構、架空、虛耗、消解的過程,那麼我們怎麼看待理論的力量?廖朝陽認為理論「脫離現實」的一面,所謂「理論就是死亡」,重新看待「理論」死亡與重生之間的模糊狀態,可以挑戰我們既有的體制化知識,在知識空隙間尋找可能性。而也引起其他學者的討論:如「虛空」的創造性從何而來?這種「虛空」、「超越理論對象」的概念,是否需要進入中國古典的辭意、典故中尋找?臺大外文系的蕭立君教授,以〈等待本土理論:理論斷層中的斷層思考〉,回應當前歐美學界「理論已死」的思潮,同時思考「本土理論」與「西方理論」的關係,而如果將「理論」視為一種特殊的「思考風格」,事實上,風格的改變、挪移、混成是可以造成既有理論的變動的,而臺灣在這樣的「斷層」中,事實上更有與西方理論「錯開」的契機。邱彥彬也就「理論」與「政治」、「常識」的空間提出了回應,而他認為如果理論是某種表現/表述,也不一定拘限於體系化的論述,而臺灣的理論就存在實際的藝術表現中。

頁面裝飾
        第二場由廖朝陽教授主持,臺大外文系廖咸浩教授發表〈游牧與後中國:重讀海洋〉,他以德勒茲的「游牧」概念以及中國、臺灣歷史中「海洋」、「海盜」與權力的辯證、游動,重新檢驗「國家」的概念,也帶來許多相關討論,例如梅家玲就游牧/農耕、中央/邊緣的概念,以及其中交混迴返的可能性提出疑問,而史書美、傅大為、湯志傑也分別就海洋文化與臺灣的角色、歷史發展與詮釋等問題與廖咸浩教授對話。臺大臺文所蘇碩斌副教授提出〈在後現代情境思考臺灣人生活理論的可能性〉,討論「後殖民」論述與「後現代」理論之間是否真正衝突,也試圖對臺灣「主體性」的預設以及知識/權力的架構提出質疑,並討論後現代知識狀況所帶來的解放可能,以及「拒絕主體」的詮釋契機。蘇碩斌的觀點帶出了諸多學者對「主體性」的回應,究竟要先「拒絕主體」或者討論「主體」的歧義性?是「主體已死」或是「空白主體」?這些問題皆是詮釋臺灣的核心論題,更值得反覆思考、辯論。臺大人類系王梅霞教授以〈「人的感情像流動的水」︰太魯閣人的家與情感〉以情緒人類學的視角,透過深入的田野調查,重新理解太魯閣族這樣高度流動的社會中,「家」在社會變遷中的適應機制,如何從「情緒」的轉化探討家的整合與分裂,而帶來的討論其實更圍繞著「知識」「田野」「部落」「研究倫理」的諸多問題,部落如何與學者共同「建立知識」?什麼知識是被承認的知識?這些問題其實不只是人類學家的問題,其實也扣合著「知識/臺灣」的課題,以及臺灣本地學者與西方學術社群的關係。

頁面裝飾
       第三場由臺大社會系陳東升教授主持,中研院湯志傑副研究員以〈Taiwan as Laboratory of Modernity: A Preliminary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Modernities〉為題,將臺灣視為現代性的實驗室,去探討臺灣多元現代性的境況,檢討「舊現代性論述」的缺失,以「轉換視角」為先決條件,重新看待「臺灣」與「多元現代性」的可能。UCLA東亞系史書美教授則以〈美國主義,定居殖民主義,與臺灣的知識境況〉為題,以「定居殖民主義」的觀點,重新看待臺灣/中國/美國/西方間的對話關係,思考殖民母國、殖民者、原住民之間的三角關係,也提出一個有利的策略,將臺灣拉進西方學術界密切關注的議題,而有重新發明、對話的可能,邱貴芬教授點出史書美教授的論文示範了臺灣研究與歐美學術社群如何接近與協商,而廖朝陽教授也點出加入日本經驗之後,臺灣的知識境況其實會更複雜。

       本次知識/臺灣工作坊的會議圓滿結束,更帶來許多可繼續深刻思辯討論的問題,諸如臺灣現代性/後現代性的詮釋可能、與西方學術社群的對話、臺灣/本土/知識的倫理基礎、理論與實踐間消解、滑溢、游離的多元動態。知識/臺灣學群工作坊將會持續在此議題上深耕對話,發掘知識/臺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