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649

2013年3月31日知識與系譜,位移與游離:「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工作坊側記


        由「知識/臺灣學群」以及臺大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舉行之「形構台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工作坊已於三月三十一日結束,本次會議邀請廖朝陽、劉亮雅、陳東升、張小虹、傅大為、梅家玲、呂紹理、陳昭如、蘇碩斌、李鴻瓊、李育霖、蕭立君、王梅霞、沈冬等十四位學者與會,論文發表人分就特定議題集中耙梳,涉及領域包含社會學、文學、歷史學、法學、農學等,然而皆圍繞台灣研究中之知識生產、歷史語境、理論需求等課題,一方面反省台灣學者(或學界)的理論戰略位置,同時也對理論、實踐、知識、權力等概念進行對話與思辨。

        第一場討論由梅家玲教授主持,廖朝陽教授發表「重寫理論幽靈」,透過靈魂與理論的隱喻,思考理論抽象性的浮動關係,從而以李昂、吳明益的書寫案例,討論台灣理論操作的特殊路徑,思考台灣特有的知識生產條件;劉亮雅教授發表「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臺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則以台灣的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對象,思考台灣如何生產、轉譯、挪用、再生產「理論」,進而形成屬於台灣語境下的理論家族;張小虹教授則以自身的理論立場回應兩位教授提出的問題,一方面是理論「幽靈」概念的捕捉與接合,以及疑問所謂「理論家族」的隱喻中是否仍舊隱藏某種西方/父權的權力架構?陳東升教授發表「台灣科技產業與技術研究的『自我後進化』之探討」,將台灣科技產業技術的相關研究作為案例,思考研究社群中尖端產業與「自我後進化」的矛盾心態,是否壓制了台灣科技產業、技術的可能性,以及技術、知識「妥適化」的可能,而傅大為教授則提出是否能以「東亞科技」取代「後進國家」的概念?蘇碩斌副教授也以「拼裝」「修補」的人類學概念,來思考非西方國家的技術、知識、理論的生產問題。

        第二場次由陳東升教授主持,呂紹理教授發表「近代臺灣的農藥、農業與農學」,以農藥在台灣使用、流通的歷程,討論日本帝國如何在殖民地台灣生產新的自然環境知識框架,從而理解其中知識形構、轉換的相關問題;陳昭如教授發表「在傳統與權利之間:再訪 1970年代的新女性主義運動」,從台灣社會中女性的特殊處境(姓氏、宗祧繼承),重新討論此時期新女性主義運動的開展與轉型。蘇碩斌副教授則針對農業中人、自然、乃至文化中引發的問題,以及「豐產」概念的轉換,與呂紹理進行討論,而陳昭如教授的論文,也同樣引領我們思考知識、理論以及行動力之間的差距問題。

       第三場由廖朝陽教授主持。梅家玲教授發表「聲音、標點,與文學敘事──一種台灣文學/知識生產方式的思考」,透過「標點符號」的生產、運用,重思文學敘事如何因應物質面、情感面、視覺性、符號性而調整,而心理機制、知識結構又如何游移轉化;李鴻瓊副教授的「Beside Taiwan: Singular Co-presentation in Wei Te-Sheng’s Cape No. 7」則以「paraontology」概念為框架,透過海角七號中反映的特殊台灣文化情境,重新思考台灣主體性、理論位置、文化流動的可能模型。李育霖副教授則討論了梅家玲教授論文中古典、現代、中國、台灣的位置,以及漢字、聲音與符號性的問題,以及李鴻瓊教授論文中「台/客」概念的主/客關係的浮動可能。
       本次「形構台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工作坊的會議圓滿結束,參與的學者專長跨越多個領域,然而追問的深層議題是:「我們如何(或為何)理論化我們的知識?」,以及隨之引發的知識、自我、欲望的問題。形構台灣並非單向的操作,知識與欲望、理論與實踐、當下與歷史之間有著彼此牽連、拉扯甚至衝突的脈絡,本次工作坊奠基於先前知識/臺灣學群的多次討論,卻更開展出了多重的軌跡與面向,本學群將會持續彼此之間的對話與交流,繼續擴充、深化臺灣的知識版圖與理論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