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575

「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101年度邁頂計畫簡介

「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101年度邁頂計畫簡介   

       臺文所自95年度起開始執行邁向頂尖計畫,至今已有六年,成效卓著。臺文所執行之邁頂計畫旨在結合所上及院內,在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教學上表現傑出的優良教師,以跨領域研究的合作方式,整合、擴充、深化文學院內臺灣文學研究之學術能量。100年度起,臺文所邁頂計畫定為「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與世界的對話」,重新衡量臺灣文學中的跨領域、跨疆界問題,將臺灣文學研究的視域,從亞太延伸至跨國/世界之間的對話,並以「世界化」與「全球化」的視野,將臺灣研究中文化交流、文學實踐、知識傳播等議題,拓展至與國際學界議題相互參照對話的知識體系之中,透過文學/史研究、文學文本分析與音樂、戲劇等文化現象的探討,思考臺灣與世界對話的可能性。

       本年度計畫成員除臺文所五位教師(楊秀芳教授、梅家玲教授、洪淑苓教授、黃美娥教授、張文薰教授)外,另有外文系四人(雷碧琦教授、傅友祥教授、李紀舍教授、柏逸嘉教授),以及中文系(高嘉謙教授)、戲劇系(王安祈教授)、音樂所(沈冬教授)各一人,共計五系所,十二位教師,形成三項分項計畫,分別深入特定議題,展開對話與思考。

       分項計畫一以「Worlding:透過世界博覽會的歷史再思多重現代性」為題,有李紀舍「Henry Mayhew的展覽小說與英國十九世紀中期相互競爭的世界主義」、柏逸嘉「雲中的聲音(眾族同聲)?亞裔美國人在臺灣主體」與傅友祥「67世博後的蒙特婁書寫空間:以Mordecai Richler及Gail Scott為例」,分別透過描述博覽會的展覽小說、描述族群議題的紀錄片、以及性別問題的文學作品,藉此關照世界化脈絡下的多重現代性問題「worlding」(世界化)概念,取代學界習用的「globalizing」(全球化),刻意將概念陌生化,保持批判性距離,反思殖民化、現代性和現代歷史所堆疊的多重交匯。透過「博覽會」作為代表都會想像與模範技術的現代化展演,探討「定點」觀看「世界」,以及「世界」回望「地方」的視角,以及其中蘊含的兼容文化、競爭的世界視野,和複雜的文化政治與權力結構關係。

       分項計畫二則以「臺灣語言/文學╱史中的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為題,著重在「跨國視野」、「跨界想像」之下,各種體制、規範、衍習、文學思潮,如何彼此交鋒匯流,而在彼此衝擊影響之下,新的文學思潮,和既往的文學╱史想像,又如何產生悖論、斷裂,以及延續、嫁接、同化等現象。楊秀芳提出「臺灣語言文化的來源與發展(Ⅱ)」,黃美娥提出「斷裂、延續與嫁接: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文學史新探-—以關鍵人物相關表現為觀察取徑(Ⅱ),張文薰提出「戰後『本省籍』作家文學場域的重編與構造研究(Ⅱ)」,以及梅家玲之「戰爭經驗與跨地域文學新探:「兩岸」與「臺港」(1949-1965)(Ⅱ)」,高嘉謙的「亞太華文和離散論述: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的複系統觀察(Ⅱ)」,和洪淑苓的「戰後臺灣現代詩的傳播與文化形塑(Ⅱ)」,以上主題皆關涉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的多重面向,並可重新詮解戰後臺灣語言、文學、文化的複雜場域,以及其中語言、知識之轉譯、重構、實踐過程。

        分項計畫三以「表演╱通俗文化的跨界流動」為主題,包括沈冬「從海上來的歌聲--流行歌曲的亞太流行(Ⅱ)」、雷碧琦「文化流動的意識型態:莎劇在臺灣(Ⅱ)」、王安祈「通俗文化的流動與傳播──黃梅戲、越劇與黃梅調的交互影響(Ⅱ)」等子計畫,同時討論了劇場、電影、音樂、報刊等不同文化形式的跨界流動,跨越了西方、東方、亞太等範圍不一的「疆界」,亦涉及不同藝術體裁間的形式轉換,本分項計畫關注的面相包括電影、流行音樂、戲曲,但不只是內容與形式的研究,更深入探討文化生產與消費、視聽之間轉換、對看,以及流通傳播過程中,產生的質變,涉及空間、地域轉換之面向,通俗、民間、菁英、學院的交融流通,以及反映的文化內涵。

       本計畫在時間上橫跨日治、戰後初期以至現當代,討論題材觸及博覽會與世界文化、小說敘事、語文教育、文化場域、通俗文化、文學論述,空間涵括臺灣、中國、香港、日本、北美、英國,分項計畫雖有取徑偏重,但在共同的核心思考下,能夠彼此有機參照。在時空座標上,由戰前連貫至當代,由臺灣至世界,突破「斷代式」與「疆域式」的思考,關注地域╱族群/國境/文化形式不同層次的文化傳播、交融、互涉;在知識系統上,則橫跨民間到學院,從臺灣、亞太乃至於世界,將「臺灣」的特殊歷史情境化為「多重現代性」的研究支點,反思全球流動的圖譜,建立複數的想像視野。在執行方式上,則立足於往年執行所立下之「從研究到教學」之核心理念,並結合厚實的學術優勢與國際交流經驗,帶動學界研究能量,重組臺灣文學之研究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