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6026
院內臺灣研究相關計畫
臺灣與世界的對話:101年度臺灣大學文學院邁向頂尖計畫之臺灣相關研究概覽
101學年度臺灣大學文學院邁頂計畫以「臺灣與世界的對話」為主題,包含「亞太文化之跨學科研究」與「人文世界的多樣性」兩大範疇,下設十一個分項計畫,包括「先秦兩漢出土文獻與學術新視野」、「臺大莎士比亞論壇」、「跨文化與跨媒材的轉譯研究」、「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人文多樣性與跨文化:理論探討和實例研究」、「人的生物結構與人的多樣性」、「島嶼世界的形成與流動」、「再現記憶,想像未來:劇場理論與在地實踐」、「亞洲藝術文化的多元核心與交作網絡」、「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東亞佛教思想文化的新視野」鼓勵跨院系的合作,並「臺灣」為中心,突出文學院跨學科、跨地域的研究趨向與優勢。茲概要介紹其中「臺灣」有密切關係的項目:
「莎士比亞」為跨領域並具有世界視野的重要主題,分項計畫「臺大莎士比亞論壇」由臺大外文系雷碧琦副教授主持,結合外文系所與戲劇系所的研究能量,已有豐碩成果及國際參與度。在此分項計畫下,臺大外文系雷碧琦之「臺灣莎劇改編的性別意識」、臺大戲劇系謝筱玫之「臺灣當代劇壇的跨文化實踐」、政大臺文所「日治期臺灣莎劇研究(1895-1945)」與交大人社系段馨君「臺灣莎劇的改編與再現」等子計畫,討論「莎士比亞」在臺灣特殊歷史語境下的實踐、轉譯與再現,建立具有世界視野與在地脈絡的「臺灣莎學」,計畫之下更成立「臺灣莎士比亞資料庫」,使臺灣莎學與國際學術界的對話平台更加清晰開闊。
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所主持之分項計畫「跨文化與跨媒材的轉譯研究」,提出嶄新的視角重新思考全球化時代下的「轉譯研究」,釐清跨文化或跨媒材的運作,以「板塊」的概念思考文化系統、流行文化間錯綜複雜的施受、挪移、擠壓、震盪的關係,文類媒材包括音樂、文學、動漫、電影,體現臺灣特殊的文化體質與社會情境,描繪出全球劃時代的文化傳遞圖像。其中臺文所張文薰之「七武士到末代武士──臺灣當代小說與日本電影轉譯研究」觀察日本文學在臺灣文學、文化中的轉譯與在生產,並觸及殖民經驗與記憶,東亞與西洋交錯下的矛盾、現代化與傳統文明的衝撞的議題。而圖資系林奇秀之「從商業出版的視角探索BL 閱讀對女性讀者的吸引」則透過流行文化中的Boys’Love(簡稱BL)之閱讀現象,探討愉悅閱讀與文化流通的特質,重新解讀閱/悅讀經驗、主流媒體、讀者意識之間的流動與交互形塑。
分項計畫「人文多樣性與跨文化:理論探討和實例研究」由臺大歷史系陳弱水教授主持,探討了人文多樣性以及與此密不可分的文化接觸和跨文化問題,而臺灣更處在一敏感關鍵的多元文化(單一社會中多種文化並存與角力)和跨文化(文化混合)的情境,因此如何應對此複雜情境的思考,便是本計劃的原始出發點。其中臺大人類系林開世的「臺灣的『多元文化』現象與多元文化主義:日常生活經驗的考察」以恆春半島為主要田野地帶,討論巫術、儀式、宗教、族群與生活經驗之間的運作與轉型,討論不同區塊與聚落之間的權力中心與人群移動、聚合間的影響,提出在地與常民的多元文化狀況,來與由上而下所建立的多元文化意識形態作對比,提出另類與批判意義的多元文化可能的方向。而臺大外文系齊東耿之「The Time-image and Rarefaction in Taiwan New Cinema」以侯孝賢作品與臺灣電影浪潮為討論中心,試圖討論電影「寫實」與觀看、再現中的牽涉到的視覺政治以及美學相關問題,以及媒材、語碼與歷史語境之間多元的辯證關係。
臺大人類系童元昭副教授主持之分項計畫「島嶼世界的形成與流動」,凸顯臺灣的「島嶼」特質,統合連貫了亞太地區的研究,探索島嶼的地理與其獨特空間條件模塑出特定的社會性質與人際關係,重新構築我們思考世界觀、地域政治、殖民、現代性的框架。其中與臺灣密切相關的主題包括臺大人類系林開世「屏東地區的『族群』現象」、臺大人類系林瑋嬪「邊陲島嶼的主體性:馬祖列島的例子」、臺大語言所宋麗梅「臺灣南島語的借詞研究 」、臺大人類系王梅霞「族群與文化的再創造:馬來西亞華人與馬來人的比較研究II 」、臺大音樂所王櫻芬「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樂舞的展示與再現」、臺大歷史系周婉窈「部落遇上國家──臺灣北部原住民的歷史考察」,雖分屬不同的學科範疇,但卻分享了對知識、意義、學科、文化再思考的動機與關懷,去重新面對臺灣社會文化形成的歷史與轉換,以及多重殖民經驗下的東南亞華人社群的近代史,並思考邊界、遷移、接觸等詞彙在多重文化位置之下的意義。
臺大戲劇系助理教授謝筱玫主持之分項計畫「再現記憶,想像未來:劇場理論與在地實踐」,將討論表演藝術與文本背後生成的社會歷史脈絡,檢視戲劇理論或文本流佈至該地之後經歷了何種在地化變革,因此研究地域除了有臺灣本土,也包含愛爾蘭、英國、歐陸等地,在全球化脈絡當中,尋求交互對話相互映證的空間。其中臺灣大學戲劇系王安祈之「同一戲曲文本的不同政治解讀」、臺灣大學戲劇系林鶴宜之「臺灣歌仔戲『民戲』重要劇目傳播之研究」、臺灣大學戲劇系紀蔚然之「挪用與嫁接:西方現代戲劇理論在臺灣」、臺灣大學戲劇系劉達倫之「從禮堂空間到劇場空間:臺灣大學歷史建築『鹿鳴堂』二樓的空間轉換研究」、臺灣大學戲劇系范朝煒之「跨文化中的現代偶戲舞臺製作──以『臺原偶戲團』跨國演出為例」、臺灣大學臺文所洪淑苓之「念歌表演藝術的流傳與劇場變遷」,分別從不同角度探索臺灣多向度的劇場實踐,是特定歷史時空的產物,或見證藝術創作與政治間的糾葛以及潛藏的顛覆意義,檢視不同地域與文化之間的對話與角力,體現劇場藝術與研究的特殊動能。
分項計畫「亞洲藝術文化的多元核心與交作網絡」由臺大藝術史研究所黃蘭翔教授主持,目標在解明亞洲多樣藝術文化的核心構成,以及在其各別構成核心的脈絡體系內之交互作用的網絡特質。之下又分成「美學技術與文化傳播」、「外交與貿易」、「文化與文明的對話」等子題,包括臺大藝史所謝明良「臺灣出土的十六至十七世紀亞洲陶瓷」、臺大音樂所王櫻芬與山內文登「亞洲音樂工業的交作網絡--以臺灣、朝鮮為中心」、臺大戲劇學系林鶴宜「亞洲文化霸權下的意識殘餘與當代性對話:臺灣歌仔戲『民戲』劇目的形成與累積之研究」、臺大音樂所楊建章「二十一世紀亞洲作曲家的時空技術與音樂物質性」、臺大藝史所黃蘭翔「近世以後亞洲文化體系中的臺灣建築史之定位」等計畫,重新掌握、理解重層、多樣性的亞洲藝術文化,又以臺灣為思考核心,建立出複數視野的對話議題,更補充過去臺灣較少的,以「亞洲」為觀點的藝術與文化之研究。
由臺大臺文所洪淑苓教授所主持的「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臺灣與世界的對話」,重新衡量臺灣文學中的跨領域、跨疆界問題,將臺灣文學研究的視域,從亞太延伸至跨國/世界之間的對話,並以「世界化」與「全球化」的視野,將臺灣研究中文化交流、文學實踐、知識傳播等議題,拓展至與國際學界議題相互參照對話的知識體系之中,透過文學/史研究、文學文本分析與音樂、戲劇等文化現象的探討,思考臺灣與世界對話的可能性。臺大外文系柏逸嘉「《眾族同聲》?亞裔美國人在臺灣主體」」臺大臺文所楊秀芳「臺灣語言文化的來源與發展」臺大臺文所黃美娥「斷裂、延續與嫁接: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文學史新探—以關鍵人物相關表現為觀察取徑」臺大臺文所張文薰「戰後「本省籍」作家文學場域的重編與構造研究」臺大臺文所梅家玲「戰爭經驗與戰後跨地域文學新探:『兩岸』與『臺港』(1949-1965)、臺大臺文所洪淑苓「戰後臺灣現代詩的傳播與文化形塑」、臺大中文系高嘉謙「亞太華文和離散論述: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的複系統觀察」臺大音樂所沈冬「從海上來的歌聲──流行歌曲的亞太流行」、臺大外文系雷碧琦「文化流動的意識型態:莎劇在臺灣」臺大戲劇系王安祈「通俗文化的流動與傳播──黃梅戲、越劇與黃梅調的交互影響」橫跨民間到學院,從臺灣、亞太乃至於世界,將「臺灣」的特殊歷史情境化為「多重現代性」的研究支點,反思全球流動的圖譜,建立複數的想像視野。
由臺大哲學系杜保瑞教授主持之「東亞佛教思想文化的新視野」,以佛教思想文化在中國及東亞各國的開展,共同探討佛教與東亞各國的文化互動,透過思考佛教與地域文化形塑與反形塑的雙向過程當中,在宗教、思想、文學、藝術方面的變化,以及佛教思想本身的適應與調整,呈現二千多年來佛教思想與東亞文化之間的深刻互動,以及透過這種文化互動所激盪出來的文化資產。其中臺大中文系趙飛鵬之「南傳上座部佛教在臺灣的傳播與影響研究--以思想與教義為中心」深入探討南傳佛教在臺灣的發展狀況,針對思想與教義的部分,對於南傳上座部佛教目前為止在臺灣的傳播,做一整體而深入的研究探索,並進一步分析其對臺灣社會、文化及民眾思想之影響,以填補此一學術上的空白。
文學院提出之「邁向頂尖計畫」與臺灣相關的研究計畫眾多,無論是研究題材與媒介的轉換、亞太、世界、島嶼等地域觀、乃至研究方法與框架的調整,文獻材料的挖掘耙梳,都可以看出當今學界持續開拓臺灣研究視野的雄心,以及跨領域整合對話的能動性。本年度的邁頂計畫,可以看見過往研究累積之豐碩成果,更待學界碩彥開拓臺灣研究的多元潛質,與世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