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民社會的交流思考「亞洲共同體」:記崔學松老師「亞洲共同體與國際文化交流」演講

中心動態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24期
2015-04-08
本校中文系選修兼全校通識、臺灣研究學程「亞洲共同體 : 東亞文學與文化」課程系列演講,於2015年3月19日(四)邀請崔學松老師(日本靜岡靜岡文化藝術大學文化政策學部講師、亞洲共同體基金會研究員)進行專題演講。講題為「亞洲共同體與國際文化交流」。本課程由一般財団法人ワンアジア財団補助、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及新百家學堂協辦。
This is an image

記錄:李時雍
時間:2015年3月19日(四)
 
 
        「亞洲共同體」的概念是否存在?對於長期參與亞洲共同體基金會研究和交流工作的崔學松而言,是一個首要須提出的疑問,這個概念「目前是比較抽象的,需要漫長的時間實踐」,但更重要的是:「怎樣將亞洲共同體,跟我們的人身歷練,連繫在一起。」這關係著從概念性的層次、回到各人生命的問題。
 
        對此,崔學松以自己串連了亞洲的出生為例,他國籍上是中國,但不完全是漢族,而來自韓國,在東京業已居住了二十多年,或可稱為「Korean Chinese Japanese」。他回溯九○年代後半,留學日本東京,白天上課,晚上打工;真正對日本社會、文化、語言,有了理解的途徑,就是通過工作的場域,譬如便利店、加油站、飯店,與一般市民百姓的交流。從碩士到博士階段,遂以「多文化、多民族共生」作為他長期圍繞探索的課題。崔學松體認到,在亞洲,或東亞,特別是中、日、韓三國,即使在政治外交的層面上關係或有緊張,回到市民階層,卻可以展開頻繁的交This is an image流,而如此連繫起亞洲的市民社會的實現,成為他期待的目標。
 
        什麼叫「亞洲」?並不只是地圖上的意義,而是跨越國境、民族界線,「跨越」的問題。包括客觀的地理氣候,崔學松提到一月間,為了分享「亞洲共同體」的交流成果,往來在零下近二十度的黑龍江省哈爾賓市,到亞熱帶、熱帶的馬來西亞吉隆坡。自然氣候如此,民族文化、語言當然也如此,他指出其中的特殊性,即是:「一個單詞:多樣性。」這是相對於歐洲共同體,如歐盟(EU),以共同性,有其共同的文化、宗教、歷史,甚至共同外侮,很不太一樣的地方。
 
        回到「共同體」的概念檢視,包括親密的信賴關係,價值觀、道德上的認同感,此外,需要一段時間的過程。崔學松特別指出,「這幾個要素之中,沒有『經濟』兩個字。」我們往往談到共同體,想到歐盟,都是從經濟利益團體的角度,財政上的統合,「但我們認為,真正的共同體不是以經濟。」
 
        「亞洲共同體面向的應該是文化、歷史、教育。如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想像的共同體》中,曾經論述過,真正的共同體,並不是同樣的要素;而是多樣的要素,圍繞一個目標,創造出的共同部分。」
 
    若回到這一系列講座的參與者,都正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一種思索的過程。崔學松以自身舉例,個人的人生旅歷,如何在亞洲共同體這樣的世界性趨勢當中,創造出自己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參與更多異文化的交流,跨越國境,跨越民族,還包括不同的年齡、性別、職業,嘗試著從外部的世界,看自己的條件,進而思考,怎麼談論臺灣,怎麼談論中日韓,怎麼談論亞洲。

活動照片:  

This is an image

(崔學松老師演講)                                                                             (崔學松老師演講)

This is an image

(梅家玲教授總結)                                                                             (修課同學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