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跨界交流的視野,把臺灣向世界開放──專訪周慧玲教授
學術活動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24期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24期
2015-04-08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周慧玲教授長年鑽研性別與表演研究,並致力於臺灣當代劇場的研究與推動,近年更著手建構戲劇及表演影音的數位資源,為臺灣當代劇場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貢獻了許多心力。
身兼學者與創作者的周慧玲教授,長期致力於當代劇場的研究與劇本創作,除了熟稔性別與表演研究之外,對於世界表演理論,以及表演藝術如何在世界舞臺的展演與實踐,都有開創性的見解與行動。她提倡以「劇場民族誌」的方式,來豐富劇場藝術的內涵,也鑽研近代中國劇場和電影中的現代性展現,2003年以來,周教授更大方公開分享她收藏的影音資源,創建了「臺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並研發「@Theatre App」臺灣表演藝術訊息交流平臺,也出版電子書《表演臺灣彙編》、近年更創辦「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這些表演藝術領域的重要創舉,展現出周教授推廣當代戲劇宏大而縝密的願景。她如何以充沛而積極的實踐力,來讓藝術翻轉臺灣、建構臺灣,並如何「讓世界跟臺灣一起玩劇場」?
做研究,就是要走在眾人的先鋒
撰稿:張琬琳(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身兼學者與創作者的周慧玲教授,長期致力於當代劇場的研究與劇本創作,除了熟稔性別與表演研究之外,對於世界表演理論,以及表演藝術如何在世界舞臺的展演與實踐,都有開創性的見解與行動。她提倡以「劇場民族誌」的方式,來豐富劇場藝術的內涵,也鑽研近代中國劇場和電影中的現代性展現,2003年以來,周教授更大方公開分享她收藏的影音資源,創建了「臺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並研發「@Theatre App」臺灣表演藝術訊息交流平臺,也出版電子書《表演臺灣彙編》、近年更創辦「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這些表演藝術領域的重要創舉,展現出周教授推廣當代戲劇宏大而縝密的願景。她如何以充沛而積極的實踐力,來讓藝術翻轉臺灣、建構臺灣,並如何「讓世界跟臺灣一起玩劇場」?
不分地域的跨學科視野
「做研究要有霸氣、一種企圖去影響別人的氣魄,讓自己成為無可取代的智慧財產,為別人所用。」對周慧玲教授而言,當今臺灣對學科和學門領域畫地自限的狀態是不妥的,她認為,任何學科建構的過程,即是一種知識權力的框架,一旦知識成為劃地自限的高牆,到時候別人還是會來解構它。因而周教授認為,要「打開知識的框架和界線,把別人拉進來我的領域」,這才是當今臺灣應該去努力的方向。
臺灣當前要關心的,是要思考「臺灣的競爭力在哪裡」,以及要如何去開拓的問題,並且,還要勇於和世界對話。因此周教授說,臺灣不應該只在本土知識裡往復逡巡,「臺灣研究」的學科建構,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有其歷史背景,那是可以被理解的,但一旦革命完成之後,接下來要去面對的,不能只一味在「自我建構」的追憶裡尋索,而是要更坦然站在我們所生活的當下,清醒而理性地去正視外在世界、積極面向全球化的開放與競爭。
周慧玲教授認為,臺灣要發揮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能只盲目接受國外的二手資訊,而是要反過來去影響世界、貢獻世界,這樣才能把別人拉進「我們」的研究裡,而不是把臺灣關起來做臺灣研究,自我設限,這反而會讓臺灣在國際上被消音。
做研究,就是要走在眾人的先鋒
周慧玲教授經常惕勵學生,要不斷積極找出自己的特色是什麼,以及自己的長項是什麼,並發揮自己的特色和長項,勇於和國際一流的人才較量。面對國際迅捷而繁複的知識場域,自我侷限是沒有必要的,因此應該要打破學科的界線、不要去區分知識的地域、學門的領域、和學問的分野。
年輕時,周慧玲教授在紐約大學攻讀戲劇博士的經驗,促使她深刻認知到,不應單一而獨立的劃分學門領域,而是要學習貫通運用、善用跨領域的知識和資源,才能造就成功的作品。紐約大學的「表演研究(performance studies),是影響周教授甚鉅的一個學術養成過程,學校裡的研究方法和討論,對於一個剛從閉鎖戒嚴的臺灣、來到世界之都紐約的留學生而言,確實閱歷了各式各樣的思想衝擊,周教授說,當時系上的教授,都是當代劇場和文化研究大師,像是戲劇學家Richard Schechner、文化人類學者Michel Taussig...... 等,師資陣容蔚為精采,而當年「看老師們因為堅持自己的觀點,而在我面前辯論、吵架,真是非常大的震撼」,而從這些教授身上,讓她真正見識到什麼是做學問的熱烈、和對於理念的執著。
到美國留學之後,周慧玲教授學到了面對知識和真理的勇氣,並從學問中累聚了「翻牆的能量」她說,「要有膽量翻過牆,陳舊的規則才有被挑戰和突破的可能」而這樣的意念,也讓她得以在往後的學術路上,重新顛覆表演藝術、也重新建構、定義了表演藝術,並進一步去重新看臺灣、重新定義臺灣。
要勇於面對世界,才能重新認識自己
周慧玲教授引用林摶秋的劇本《高砂館》,那個戀人在基隆港等船的故事,來訴說當時臺灣處於「等待」的宿命,人們內心在等待、尋找的,就是在日本可能戰敗的前夕,希望能找一個人生的未來、也找臺灣的未來,在基隆港邊的船,有山東丸、山西丸、也有遣返船,面對國際情勢的劇烈轉折,臺灣人的新理想是什麼?而臺灣人的未來又在哪裡?
當臺灣無可抉擇地被擺置在世界的局勢裡,於是經常要面對許多等待和抉擇,有的是「路線的選擇」、有的是「前途的選擇」,但無論如何,在面對大時代複雜的歷史、和認同的錯綜糾葛之際,臺灣無疑鎖不了國際大門的,我們必須要誠懇地去面對世界,這樣才能重新認識自己。
運用「劇場民族誌」的書寫,讓戲本對觀眾說話
現代劇場要如何表述當今人們錯綜複雜的心靈和認知?周教授用「民族誌」的方式,來介入戲劇文本的書寫與展演,她透過歷史檢視、口述訪談、實務務操作等不同方式取得的文獻與田野資料,來為表演藝術注入創作的豐富性。相較於傳統單線性「正史」的書寫,她更執著在乎的,是透過「人際的網絡」,編織同一個時期或世代的共同記憶,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網絡,才是歷史脈絡的創造者,和對事件產生共鳴的主角。
從性別研究、表演理論、到話劇和電影的呈現,周教授無論在戲劇創作或學術成就上,在國內外都具有高度的影響力,而事實上,驅使她全力以赴完成些作品的動力,則是來自於「觀眾」。周教授說,「研究和創作是互相實踐的,而這背後的志趣,在於我不斷去思考『我想要跟我的觀眾說什麼』。創作必須是直接面對社會的,要去了解人們的興趣是什麼、關心什麼、以及人們的困境在哪裡,並且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角色和口吻,來跟觀眾說話。」對周教授而言,學習如何操作「通俗」和「商業化」,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創作者最大的成就,就是抓到觀眾的共感經驗,讓觀眾內心感受到共鳴。
周教授關心當代社會,但她深入社會和群眾的方式,是用「他們可以接受的方是,來讓他們接受」。她坦言,自己從來不是一個會走上街頭的人,但這並不代表她對大眾沒有熱情,反而是她要永遠保持那「敢批判、就敢去做」的個性,堅持「做出有效率的東西,比大聲嚷嚷更有效果」。
身兼研究者與劇本創作者周教授,不僅是傑出的戲劇學者,她對於劇場藝術的推廣與投入,更是引領當代戲劇創作與展演的先鋒,培育許多年輕的創作者與藝術工作者,在國際舞臺上持續發揮著影響力。長期以來,周教授在劇場藝術展現了充沛的活力與實踐力,2012年,中央大學成立了「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她銜命承接,嘗試以多樣而開創的策略,促成臺灣表演藝術的人才培育及國際交流,此外亦創設了「@Theatre」臺灣表演藝術訊息交流平臺App,以及出版電子書《表演臺灣彙編》,和舉辦「破殼藝術節」、並開授各式劇場幕前幕後的課程。
在全球化的脈絡下,華語語系的戲劇研究(Sinophone Performance/Stage)在海外蓬勃興起,周教授洞悉到此一文化現象,但她想到的不只是「讓臺灣去和世界競賽」,而是更具備雄心壯志,要「讓世界來臺灣競爭」、「讓世界跟臺灣一起玩劇場」。
於是今年周教授推動了一項跨國劇本創作和發表的徵文計畫,讓優秀的劇本不只是文字發表,更有落實演出的機會,她聯合了海內外及兩岸多所頂尖的戲劇及電影學系,提出一個以臺灣爲基地、與世界各大學和表演藝術團體共同合作的劇本創作競賽:「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World Sinophone Drama Competition for Young Playwrights 2015, WSDC),讓競賽從臺灣出發,用泛華青年的視野,向世界徵稿,並同時徵求中、英文劇本,廣納廣納各種觀點、視角以及不同的創作思維的劇本,來豐富以華人文化、移民、歷史及社區等與泛華相關主題的舞臺劇作。
此一競賽,周教授更安排得獎作品發行電子書的機會,讓獲獎作品得以在全球各地進行發表,而這樣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徵件理念,果然在世界各地引起迴響,並收到來自世界各國的投稿稿件。
「臺灣人喜歡說,臺灣很『自由』,但在這個『自由』的前提下,我們必須自省的是,臺灣究竟有沒有勇氣跟全世界競爭、跟世界一起玩藝術、一起來競賽?」周教授認為,所謂「自由」、「多元」,就是要開放、要共享,讓全世界的人都願意來臺灣,跟臺灣人一起玩、一起創作,讓別人來研究你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多元的社會。周教授的的企圖和遠見,也展現在她對於臺灣接受國際學生及國際移民的想法上,「臺灣應該要把『他們』變成『我們』的一部分,中華民國應該要對世界開放、實際去影響世界。當我們可以把『灣生』當成臺灣的一部分,那又何不把『陸生』、或是其他『x生』,也當成臺灣的一部分呢?」
運用新科技開放資源,創設表演藝術交流平臺
周教授說,自己是名符其實的「資料控」,由於研究所需,長期蒐集了不少珍貴的戲劇影像資料,她認為這些資源,不應只收藏在自己研究室的資料庫裡,而是希望能公開、共享,讓更多人都能一起分享資源。因此從2003年起,她開始著手建構「臺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近年更以電子書的形式,推出《表演臺灣彙編》,在其中規畫了〈戲劇劇本館〉、〈戲曲劇本館〉、〈表演書寫館〉、〈設計館〉與〈技術館〉等主題,從表演文本、設計、技術三個面向,展現臺灣表演藝術自1943年以來的創作軌跡。
此外,周教授也開發APP @theater 軟體,作為戲劇資訊交流的公開平臺。十幾年來,周教授堅持要做、就要做好,且要做就要做「有延續性」的計畫,而不是一旦沒有資金挹注時,計畫就結束了,她幽默地說,「沒錢的話,我們還是可以度小月呀!」
周教授是一個行動派的學者,而他許多的創意,也都一一付諸實踐,她不斷思考如何將表演藝術達致「跨界學習、跨界合作」的境界,並進一步開創出以科技新產品作為推廣表演藝術的創意平臺。周教授認為,臺灣應該要習慣思考我們的「市場是全世界的」,且「潛在的閱讀群也是全世界的」,因此,要「讓自己變成有競爭力的人,才有可能讓別人看見你!」周教授就是用這種豪情和勇氣,以及她縝密嚴謹的實力,讓未來總能看得遠、且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
附錄:周慧玲教授創設之表演藝術資訊平臺
「臺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www.eti-tw.com
「2015年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http://www.2015wsdc.com/
「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http://theatre.ncu.edu.tw/
「表演臺灣彙編」電子書:http://theatre.ncu.edu.tw/index.php/collection
「@Theatre App」:http://theatre.ncu.edu.tw/index.php/app
(照片提供:周慧玲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