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界的知識漫遊――傅熊(Bernhard Fuehrer)教授專訪
學人動態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5期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5期
2013-01-09
倫敦亞非學院傅熊(Bernhard Fuehrer)教授,近年來努力於倫敦亞非學院中國與內亞語言文化系推動臺灣閩南語教學課程,並與臺灣學者、專家合作,著手編寫相關教材,未來將結冊出版。其著作《忘與亡──奧地利漢學史》則以宏觀的角度討論國際漢學發展的現象,值得一讀。
撰稿:邱懋景(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現任職於英國倫敦亞非學院的傅熊(Bernhard Fuehrer)教授,此次來臺預定停留三個月進行專題研究。接受訪問的當天,他與楊秀芳教授、鄭美娟女士,三人正忙碌地討論臺灣閩南語的英語教材編撰細節。百忙之中,傅熊教授特別撥空接受訪談,說明其求學經歷與如何看待研究的方式。
往復奧地利與臺灣的求學經歷
曾就讀維也納大學漢學系的他,其實歷經兩度轉折:從音樂系轉到法律系,再轉至漢學系、並修習民族學與哲學的課程,就讀漢學系的同時,曾以交換學生的身分於臺師大國語中心學習漢語,二度來臺時,先念了臺師大國語中心,接著進入臺大中文系就讀。1990年取得臺大中文系學位後,回到維也納大學,1994年取得維也納漢學博士學位,應漢學家馬漢茂教授的聘請,於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從事教學研究計劃,1996年至今受聘於英國倫敦亞非學院任教。
在奧地利與臺灣求學旅程中,傅熊教授認為在兩所大學所接觸的學術領域並無對立現象,反而有互補的學習效果。在維也納受的學術訓練,使他具備批判的視野,進入臺大中文系時,面對古代文獻,他運用人類學觀點,導引成自然而然的跨區域的研究態度。那時中文系的課程專精度,往往是西方漢學系無法提供的。此外,臺大圖書館(舊總圖)是一座學術資源的寶庫,他常在瀰漫灰塵的圖書館之中,挖掘日治時代保存下來的研究材料。同時,他也關注西方的研究成果,只要是好的西方學報,臺大圖書館都有,他就從頭開始讀起,那時候,他認為,倫敦亞非學院的學報對於中國研究成果相當輝煌。沒想到今日,他已是學報編輯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這倒是學生時代的他所始料未及的。
臺灣閩南語教學與治學方式
傅熊教授擔任倫敦亞非學院中國與內亞語言文化系系主任的期間,將臺灣閩南語列為選修課程,供倫敦亞非學院的學生修習,他表示,目前倫敦亞非學院是英國唯一開設臺灣閩南語課程的學術單位。早在三十年前的求學期間,他對臺灣閩南語就感到興趣,學習過程中若有疑問就請教朋友和查書,但通常得不倒滿意的詳解,當時有些未能釋懷的問題始終在心中。亞非學院初設臺灣閩南語課程時,並無合適的教材,只能暫時抽取合適的教材和編寫字彙表來教學。為此,他決定把編纂符合亞非學院教學環境的臺灣閩南語教材,當做他的研究任務之一,截至目前為止,此教材已編寫了五百多頁的篇幅,未來將出版成冊,供講學參考。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跨領域的研究方法時,傅熊教授表示,理論僅是研究工具,但沒有一套現有的工具是完完全全吻合於文本材料,所以想要使用最好的工具,還是要自己下工夫。並且跨領域或者跨文化,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以研究文本為出發點,從文本所引發的疑問和自己的研究項目來判斷工具的適合程度,而非理論工具優先,因為窺看文本的細節處,之後決取分析方法,才能將多元的論點更加系統化。
傅熊教授分享其著作《忘與亡──奧地利漢學史》的研究觀點,首先書中論及的漢學家及其作品得全數讀過才行,書中以討論漢學家的作品為主,而非以漢學家的個人為主,同時,他秉持文本批判式的閱讀,顯然地,這與一般的漢學史著作十分不同。他並以宏觀的角度看待漢學家們在國際漢學脈絡,討論國際發展現象為主,而非以單一國家為主,並且將中、日文獻與拉丁、英、法、德等等歐語所寫研究成果相比,而後以其做學術價值判斷。
在研究的道路上,傅熊教授保有一顆好奇的心,他微笑地說,好奇心是需要滿足的,要如何滿足呢?那你得要下功夫。對他而言,研究其實不分中外、東方西方,簡單來說,只有好的研究與不好的研究,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