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風、台味、新台流:台語文化的遺忘與再發現」

學術活動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67期
2020-08-12
會議時間:2021年9月10-11日
會議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台灣在語言、文化、生物各方面都展現豐富的多樣性,並隨時間的流轉而演變。台語做為台灣社會曾經的共通語、最多人使用的語言,由於戰前與戰後兩度錯誤的語言政策,導致年輕人的母語能力大量流失。除了口傳的褒歌、唸唱、俗諺、七字仔等民間文學,從歌仔戲、布袋戲到台語電影、台語電視劇、台語流行歌曲、台語搖滾與饒舌歌曲、以台語作為載體所呈現的民俗文化等,都顯現出這個語言的豐沛的活力。2018年立法院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更讓台語及其他語言獲得政府的支持,展現民主化以後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
 
除了這些某種程度上被遺忘的文化資產,形諸文字的台語文學也是台語文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它讓無形的文化有了更具體的傳承依據。雖然台語文字的標準化遲至近十多年才確立,但近百年來以台語書寫的民間文學、歌仔冊、教會羅馬字的文本、新文學運動時期的台灣話文創作,或者是受解嚴前後開始的台語文/文學運動的影響,而陸續寫就的現代詩、散文、小說、劇本等台語的現代文學作品,皆累積極豐碩的成果,不僅為台灣文學帶來更在地的新風貌,也提供語言復振、歷史研究、語言學或社會學的研究材料,更是未來台灣從事文化創意產業、建構本土文化資本的極佳素材。
 
台語及相關文化、文學現象曾被視為粗俗不雅,但隨著整個社會對本土意識與多元文化的重視,政府機構、教育機關也開始重新發現各種台語文化。台語已然成為新「風」潮,展現獨特的品「味」,更帶動學術研究與日常生活實踐上的「流動與潮流」。因此,本研討會以台語相關的語言、文學、文化為主題,希望能涵蓋不同時期、不同風貌的語文、影像、聲音、展演等各種台語現象及資產,期待觸發更多深入探索的契機,進而能開啟受塵封的遺忘,為破繭重生的美蝶寫真,迎接台語文化的新紀元。此外,我們更期盼台語與客語、台語與原住民語之比較研究。不論是傳統還是現代,台灣本土或是全世界,我們歡迎各界針對台語文化投稿。主題包括以下語言、文化、文學三大類:
 
(一)台語語言學及台語實務應用
 
臺語流行歌的語言風格、韻律結構、詞曲搭配及語法結構之研究。
臺語教學之教學法、教學媒體與教材之研究。
臺語應用於文化創意、語言復振或其他實用層面之研究。
台語復振運動與客語或原住民語復振運動。
 
(二)台語文化
 
歌仔戲、布袋戲、台語戲曲。
台語電影、電視劇、新聞播報及其他台語大眾媒介。
台灣料理、民俗、慶典、地名與台語的關係。
當代台語流行歌曲、搖滾樂、饒舌與嘻哈、其他台語音樂。
 
(三)台語文學
 
褒歌、歌仔冊之於口傳或文字標記的歷史意涵。
白話字文學與新文學運動的關係。
台語文學的作家或作品論。
台語小說的現代性、庶民性、性別議題。
以及其他相關的議題。
 
*詳細會議資訊請參考台師大台文系網頁:http://www.tcll.ntnu.edu.tw/news/news.php?Sn=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