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2(四)「五四新文化如何謀 殺了五四」楊儒賓(清大哲學研究所教授)

  • 2019-05-02
  • RulingDigital
紀錄:黃依箐(臺大人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19年5月02日
 
       適逢今年是五四運動一百週年,因此課程邀請楊儒賓老師來談跟五四相關的課題,楊老師以「五四新文化如何謀殺了五四」為題,主要討論的是五四文學革命如何轉向革命文學,也就是五四一開始所追求的「民主」和「自由」等法則何以最後被階級史觀所取代。
 
      一個五四,各自表述,老師指出主要有三個解讀五四的面向,那就是「自由主義的五四」、「共產主義的五四」和「儒家的五四」,前兩者獲得較大的關注,而後者較常被忽略,但他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視角,因為儒家價值和五四的追求實際上有很多的共同點。溝口雄三認為梁漱溟所代表的五四是一種更正宗的五四,而老師受到這觀點很大的影響。追溯過去五四運動的發起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老師認為1930年「中國作家左翼聯盟」的成立和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可被視為革命文學獲得當代思潮主導權的兩個重要地標。藉由當時一些文名人的說法,如蕭軍、周作人、郁達夫、郭沫若、毛澤東、周揚等,我們可以看到文學革命一開始所追
求的個人逐漸被階級意識所取代,轉向革命文學,個體性消失,階級性生起,知識分子反過來必須向工農民學習。
 
      老師認為幽暗力量和光明之間的辯證是促使文學革命轉向革命文學的因素之一,幽暗力量潛藏在歷史潮流內,但有時也會表現出來。死亡、陰影、土地、始祖的題材來自非意識所及的生命衝動,而對土地、神話、陰暗的歌詠是五四文學的一大特色,魯迅、周作人、矛盾、郭沫若和聞一多都是現代神話學的建構者。以魯迅的作品和嗜好為例子,老師以為魯迅是五四運動文人中,最能體現幽暗和光明交集的意識,他喜歡黑暗、鬼魂、陰影、沉默、神話、傳說、尼采,這些來自非理性的力量構成了他的著作迷人的主旋律,他的黑暗力量並不是虛無的,而是推動他向光明的嚮往前進的一股力量。當時這群文人多數認為傳統是黑暗的,身心底層的幽暗力量又促使他們不斷想往光明的嚮往前進,因此形成複雜的面向。
 
        接著老師進入跟土地有關的議題,老師認為農場土地背後深層的文化力量和人格力量也是促使革命文學的因素之一。從早期的神話到現在的哲學,土地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使大部分民族主義都對土地有所牽掛。這種扎根於中國土地的連結使得中共在鼓吹社會主義革命時,獲得極大的支持力道,連和中共在意識形態上有很大差別的新儒家第一代大儒梁漱溟、熊十力都很同情中共的主張。
 
       神話的生命形式來自身心底層那種無名的力量,最終都會進入到非理性,一旦神話意識興起,就很難再用理論去說服。老師引用榮格的理論,認為文學創造很多時候不是主體自己所能控制的,而是一種超越主體的力量,是「幻覺式」的,所以很多好的文學家都會接觸到人與世界、生命之間的神秘力量。接著,老師也引用孟柯的説法,討論幽暗力量和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神話底層無名的力量可以是創造的力量,也可以是破壞的力量,所以既可以成為文學創作中好的題材,也可以引來如文化大革命這樣的災難,視乎經營的方式。在演講的結尾,老師以張愛玲和魯迅作為一個對照組,看到「沒有光的所在」和「以為是光明」的相互主體性,認為光影是兄弟,是五四運動的辯證法。老師也再強調五四的傳統必須再往上追溯到更早的儒家思想,而自由主義者的追求其實在文化傳統中也是可以找到對應的,甚至左派思想跟文化傳統其實也是有所牽連的。老師認為梁漱溟、徐復觀這批文化傳統主義者,從不排斥西方現代性的正面效果,並將中國現代性和西方現代性作有效的結合,是一條更適合的發展道路,而台灣是擁有提供這種發展的最好條件的地方,可見台灣跟五四精神的大方向和傳統確實有緊密的關係。
 

活動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