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6(四)「香港電影與自然——當香港成為四分之一的香港」黃淑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副系教授)

  • 2019-06-06
  • RulingDigital

紀錄:黃國華(臺大人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19年6月6日

 
       本週,課程邀請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淑嫻小姐,向我們講述香港電影如何再現「郊野」。這一演講議題的構想,是因黃老師被台灣作家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2014年)一書所啟發,思考現實中郊野佔四分之三、城市佔四分之一的香港,何以在大眾印象裡總是只有現代化都市的一面?香港文學和電影,多年來是如何想像郊外,塑造香港人的空間記憶和感覺?
 
       黃老師在演講中主要分享兩部香港電影。一部是1968年楚原執導的青春喜劇片《玉女添丁》,側面帶出1950、60年代年輕人對郊野的看法,即把郊野視為談戀愛的聖地,人與自然有較為緊密的互動。一部是1979年許鞍華執導的驚悚片,郊野成為命案發生的恐怖空間,70年代末以後,郊野與城市形成「瘋狂/文明」和「感性/理性」的對比組合。
 
 
       這種對「郊野」空間的印象變化,黃老師指出或與1960年代末香港反英大暴動有關。發生暴動的1967年,是「香港意識」抬頭的關鍵時刻。英殖民政府為了抑制香港市民回望大陸的情緒,並減少他們對殖民政權的抵抗,開始將香港打造成西化的商業社會,以資本主義的都市區隔社會主義的大陸,由此形塑出「我是香港人」的認同。自此,香港人逐漸親「城市」而遠「郊野」,視郊野為落後和危險的地帶。即使1976年麥理浩總督設立郊野公園來作為城市人的休閒區域(該公園另有政治任務,即發洩年輕人對抗殖民政府的精力),但都市性格已根深蒂固的香港人,仍鮮少踏足該地,視郊外活動為隆重而新奇的事,與郊野保持一定距離。

       現場不少同學,因黃老師深入淺出的演講,刺激出更多問題的思辨和延伸。同學向老師的發問,往往超出演講的主題內容,關注時下香港各層面的議題,如:人工島填海計劃的發展問題、香港電影題材受限的困境,以及香港的傳統信仰如何影響郊外山野的想像。總的來說,從這次演講,可看出台灣同學對於香港的電影文化、政治和城市規劃,有一定熟悉和興趣。而安排本次演講的一大目的,即是希望同學們能從「香港」反視「台灣」,掌握兩地的發展動態,觀察兩地如何彼此啟示,反復思考這兩座地理和政治環境有所同的島嶼,會同時面對怎樣的文化課題。
 

活動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