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四)「新世界的共通典故——論中日動畫的產業與文化」周成蔭(美國杜克大學亞洲與中東學系副教授)

  • 2019-05-16
  • RulingDigital
紀錄:黃國華(臺大人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19年5月16日

 
       美國杜克大學的周成蔭教授,向來關注大眾文化,如動漫、媒體科技與報刊等。本次演講,周教授主要向同學講述,「孫悟空」在中國和日本的當代動畫裡,是如何被再現的?周教授要從這一跨地域動畫改編的案例,引導同學觀察中日兩地動畫產業的發展脈絡和特色。
       
        在正式演講前,周教授先於同學進行問答互動,讓同學思考為何 《西遊記》總是被改編?同學們所給予的回答,深受周教授的肯定,包括:(1)妖怪主題具有一定吸引力;(2)《西遊記》是一個移動的故事,沒有一個固定的敘事空間,可以勾起觀眾的獵奇心態;(3)《西遊記》雖發生唐朝,但因是神魔主題且富有異國情調,導致敘事的時空較不受限,任何國家的創作者皆可自由想像。除了上述這些故事本身的內部因素,周教授強調20世紀中葉,媒體技術的日趨發達,使得動畫影像逐漸普遍化。過去大眾熟悉且沒有版稅問題的傳統故事(包括《西遊記》),不斷以新的媒介呈現。再者,相對於人物,動物在動畫裡被描繪,沒有逼真的壓力,可以抽象或可愛化。因此,充滿妖獸的《西遊記》,成為動畫改編的重要對象。更有意思的是,周教授認為孫悟空本身的「分身術」,與動畫可作天馬行空想像的特質,如出一轍。換言之,孫悟空的故事之所以一直極具魅力,除了它是關於「出境」的遊記,更重要的,它是「變形」的故事。為了彰顯動畫技術的進步,《西遊記》的「變形」敘事將不斷被演繹。

 
 
        周教授接著闡述中日兩地孫悟空的動畫形象,如何表現出一種「跨界」。例如1941年由萬籟鳴和萬古蟾創作的《鐵扇公主》(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片),是仿效迪斯尼公司轟動全球的動畫《白雪公主》(1937年),其「鐵扇公主」的形象——大眼睛和小嘴巴,是借鑒1930年代美國動畫人物貝蒂娃娃(Betty Boop)。而當代中國動畫片《美猴王》(2010年),孫悟空外表出現強調西方性的藍眼睛,並且挪用不少日本動畫元素。至於日本,最經典的孫悟空動畫,是手塚治虫的漫畫《我的孫悟空》,後來改編為電視動畫《悟空大冒險》(1967年)。有趣的是,手塚治虫之所以創造一個日式的孫悟空,是受到萬籟鳴動畫《鐵扇公主》的啟發。然而手塚治虫筆下的孫悟空,猶如他另一個經典動畫人物——原子小金剛,偏向可愛風。周教授認為,這是因二戰結束後,日本動漫為了與政治脫離關係,不再宣揚武士刀精神,進而在動畫裡將日本表現為未來科技的和平樂園,沒有戰爭前科,動畫的角色形象多數走可愛路線。

       在將近兩小時的演講中,周教授為我們帶來趣味十足又不乏深度的演講,讓同學們在講演結束後,仍競相發問,足見本次演講議題是相當有啟發性的。這些問題包括:二戰期間,中國是否有像日本一樣,出現具有官方意識形態的動畫?如何看待3D和2D動畫?當動畫中所呈現的虛擬世界,與現實的界限逐漸模糊,我們的感知能力和審美觀將產生怎樣的顛覆?

活動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