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1(四)「國家·經濟與華人移民社會: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台灣與馬來亞的跨域比較」白偉權(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大學助理教授)演講側記&影片--(點選後頁面請下拉)

  • 2019-03-21
  • RulingDigital
紀錄:黃依箐(臺大人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19年3月21日 
       藉由台灣政府在推行的「新南向政策」,白偉權老師首先提出反問,即台灣和東南亞或者是南洋之間的關係在更早之前是處於何種狀態。循著這個方向思考,老師認為其實台灣和馬來亞,或者是南洋在早期即19世紀至20世紀初是有聯結的。
 
       老師認為主要可以依循國家即政策制度和經濟即產業活動來理解一個社會的風貌。老師首先解釋了何謂「南洋」,他以為南洋是以中國為觀點的一個名詞,是在一定時間與空間下,擁有一定屬性的共同體,因此南洋也是一個被建構出來的共同體,而南洋華人社會的最北緣應屬香港,大陸以南的越南、柬埔寨、遼國、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婆羅洲等國家也包括在內。很多人認為港台應該和東南亞文化不同,但意外的是,老師發現香港其實和東南亞文化有相似之處,甚至保留了部分在東南亞失傳的文化。借用歐洲學者的定義,老師也指出「多元」這概念是指一個社會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系,
互相沒有交流,而馬來西亞的多元就建基在種族上,老師還為此列出了馬來西亞簡單的種族分類表。
 
       早期中國南部如福建、廣東地區的人會移民到東南亞或者是台灣主要是因為資源的不足,老師認為這就反映出了當時的台灣和東南亞的差別並不大。大量的福建人移民到檳城、棉蘭、爪哇、蘇拉威西等地,而他們很多的墓碑都還記載著他們的故鄉,凸顯出他們對於自己的想像。閩粵在南洋生活的痕跡也體現在當地的地名上,因為多以當地的語言發音,如新加坡(singapore)和石叻(selat)等。華人在南洋地區長期生活下,與其他族群的文化交融,也形成了當地獨特的合成文化,如拿督公。
 
       福建、廣東地區的資源匱乏形成華人移民的推力,而南洋環境的富饒則形成了拉力。南洋物產豐富和有助於航行和貿易的地理位置,促使華人向南洋遷移,也促使歐洲人殖民南洋,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由於英國人多不進入為馬來王國的馬來半島內陸,因此多是華人深入內陸買賣,成為買辦或甲必丹。老師也認為馬來半島的發展與台灣非常接近,可以互相比較,如同時西海岸的開發更為頻密。華人在當地不受政府管制,因此是以秘密會社的方式來自行管理。老師也強調不能以如今社會私會黨幫派的方式來理解秘密會社,因為這是當時的一種生活方式,並且有效管理當地華人居民。老師也分享了天地會在馬來半島的分佈與他們所創造出的秘密文字。會黨由於利益衝突,所以會產生糾紛,而老師也認為拿律戰爭是英國全面介入馬來半島的契機。與台灣一樣,馬來亞成為殖民地後,也變成殖民地榨取資源的一個地方,經濟產業變得單一,成為全球經濟的一環。也因為殖民,馬來亞開始跟台灣呈現出差異,反而更靠近其他英殖民地,尤其是香港,邵氏可為一個例子。
 
       在統治馬來亞時,英國採取的是分而治之的方式,即各個族群集中於某一種工作。華人也會因籍貫而進行不一樣的工作,導致利益分配不均。此外,老師也指出,馬來亞社會與台灣一樣,也呈現出分群而居的現象。分而治之的結果是可能會導致族群問題,而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華人也會認定自己是外來者。
 
        在最後的部分,老師重新回看台灣,認為台灣具備東亞和東南亞的兩面性。台灣與南洋華人社會一樣,都是移民社會,在當時都導致當地的人口迅速增加,也出現男女比例失衡的情況。雖然台灣的移民以閩粵族群為主,但是他們都會自我分類,甚至因此械鬥。台灣也同樣出現殖民經濟,當中就包括了稻作。就如同華人與馬來人互相影響,老師也指出了漢人和台灣原住民在長期接觸下也出現互相影響的現象,這可體現在地名上,如土庫、貓里、吉貝耍、艋胛等,只是由於處於中華圈,這樣的交融一直被忽略。台灣原住民也受到漢人的影響,如平埔族也有祭祖的文化。老師也強調,是歷史的際遇,如馬來亞被英國殖民,而台灣被日本殖民,導致台灣華人和南洋華人開始出現比較大的差異,也讓台灣和東南亞逐漸失聯。台灣和馬來亞的在當時聯繫可體現在曾經先遷移到台灣,後來又遷移到東南亞的家族上。最後,老師總結,馬來亞和台灣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應該是一體的,是以閩粵為基底的華人社會、出現殖民經濟、多元文化交融,而因為殖民統治和地緣政治,台灣和東南亞才漸進式出現異化。


演講影片線上看:
 


活動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