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6(二)「馬華小說地方風俗之奇:李憶莙《遺夢之北》」(潘碧華教授)演講側記&影片--(點選後頁面請下拉)

  • 2017-05-16
  • RulingDigital
 馬華小說地方風俗之奇──李憶莙《遺夢之北》:潘碧華教授演講側記

紀錄:徐大易(臺大人類系碩士)
日期:2017年5月16日
 
       在這場以馬華作家李憶莙的長篇小說《遺夢之北》為題的演講中,潘碧華教授主要是從故事裡藏族喇嘛由金沙灣輾轉逃亡到馬來西亞後的家族移民史作為出發,進一步探討馬華文學背後深層的歷史與文化脈絡。
   
       在文化傳承上,潘教授指出許多馬華移民雖已世代長期居住於馬來西亞,然而卻仍保有深厚的華人文化傳統和習俗。具體來說,由於馬來西亞地處南洋而無明顯的四季之分,因此中國的各種歲時節慶便成為馬華移民在遠走他鄉之後,用來調節生活節奏的重要標誌,讓人們在一年之中得以擁有喘息的停歇點,這也反映在馬華人對於「過節」的特殊喜好。除此之外,由於許多早期移民是特別崇敬鬼神的勞工階級,因此許多源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民間信仰在馬華社會發展仍十分蓬勃,並且與當地其他的宗教信仰在整體上維持著和睦共存的關係。進一步來說,由於馬來西亞本身即是由相當複雜的殖民歷史所構成,所以地方上不僅具有來自不同籍貫的華人移民,還包括印度人、馬來人、泰國人和當地土著等不同的族群,因此
個社會同時呈現出多元信仰和族裔的文化風貌。
 
       從這樣的脈絡出發,潘教授進一步分析小說中葉家三代女性所具備的神通及她們因此所遭逢的厄運,正是源於她們傳承自外祖父金沙灣的密宗信仰,而這種神通能力和台灣民間信仰中可以與鬼神溝通的「通靈者」有許多類似之處。
 
       最後,從更宏觀的視野而論,潘碧華認為《遺夢之北》正具現了馬華婦女「在不同時代的命運與自我選擇的轉變」,以及馬來西亞「神鬼雜處」的文化環境;而整部小說則可以看作是一個「探索心靈之夢」的家族歷史故事。



演講影片線上看 : 

 

課堂照片


梅家玲教授開場                                                               潘碧華教授演講



課堂演講狀況                                                                                                       課堂同學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