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9(二)「台灣現代詩的語言」(劉正忠教授)演講側記&影片--(點選後頁面請下拉)

  • 2017-05-09
  • RulingDigital
 台灣現代詩的語言:劉正忠教授演講側記
 
紀錄:徐大易(臺大人類系碩士)
日期:2017年5月9日
 
       現代詩的語言特質究竟為何?面對這個極為複雜且沒有標準答案的課題,劉正忠教授在演講之初便提出韻律、情感、意象和詩質等四個選項,讓聽眾主動思考和選擇他們認為哪一個才是現代詩的關鍵要素,進而在演講過程中以不同的詩作為例,一一剖析和分解各個面向的意義。
  
       首先,如果與古典詩相比,現代詩最突出的特質正是它打破了過去以「韻律」作為詩的門檻之規範。這使得台灣現代詩一方面在書寫上具有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卻也因此面臨到「詩」要如何被界定的新一層挑戰,而不同的作家和學派對於此一課題的看法可謂眾說紛紜。具體來說,徐志摩便認為白話詩應是以「詩感」(詩所聚斂出的情感)作為其核心,而音節則是與它對應的外在表現,兩者間的關係如同「心臟」之於跳動的「血脈」;相較之下,現代派的戴望舒則主張詩應該去除掉音樂性,並認為詩裡面「非必要」的成分,例如美麗的詞藻和鏗鏘的音韻,也需要被排除在外;紀弦則
進一步提出,相對於講究對仗和長短句變化的韻文,現代詩即是以不押韻的「散文」文字寫成。因此,劉教授表示現代詩的外在形式,例如它分行斷句的方式,其實僅是一種「門檻」,並不一定是其核心的要素,而且這樣的門檻也並非放諸四海的絕對標準;從這樣的觀點出發,格律究竟是「過濾雜質的利器」,抑或「增添雜質的贅物」,其實取決於個別詩人對於何謂「詩質」的不同定義和解釋。
 
       進一步來說,由於現代詩時常意在傳達人類在社會變遷中與過去斷裂的情感,然而白話文的語言特質卻是具有緊密的連結性,因此如何在字裡行間同時創造出新的關聯性和斷裂性,便是白話詩之表現技巧的關鍵所在。
 
       最後,劉教授便分別從兩篇以「宅男」和「小學生」為題的個人創作,傳神地表達後現代主義風格的詩作如何運用現代詩的語言,去發揮出抒情和戲劇化的效果,作為本次演講的總結。

演講影片線上看 : 
 

課堂照片



  劉正忠教授演講課堂                                       課堂狀況

課堂同學發問                                                                         梅家玲教授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