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8(二)「張愛玲文學的東亞流轉」(許子東教授)演講側記&影片--(點選後頁面請下拉)

  • 2017-03-28
  • RulingDigital
 張愛玲文學的東亞流轉
 
紀錄:徐大易
日期:2017年3月28日
 
       對於張愛玲廣泛且豐富的文學作品,許子東教授指出張在不同時期的創作皆可以看到各國文化勢力及她所居住的城市對於其作品的深遠影響。因此,許教授在探討張愛玲的文學定位時,主要是依照張愛玲在不同城市和國家之間跨界流轉的歷程而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張愛玲於二次大戰期間,在日本控制下的上海淪陷區寫作關於英國殖民地香港的故事;第二階段則是在美國新聞處的資助之下,在香港撰寫以中國農村為題的長篇小說;最後的階段則為張愛玲赴美之後,重新書寫上海和香港的故事、並託人在台灣出版的晚年生活;而本次演講主要是聚焦在張愛玲於上海淪陷區時期的創作歷程。

       就上海淪時期的創作而論,許子東教授指出張愛玲的作品不僅同時承載了「四方」之間(中國、日本、英國和香港)的政治矛盾,而且體現出中西之間的文化衝突。在此,許教授認為這些作品中所描繪的中西文化矛盾其實可追溯到張愛玲父母早年所帶給她的不同價值觀及其衝突,也就是留學法國的母親所代表的西式教育,以及吸鴉片、娶小妾的父親所象徵的傳統文化。然而,相較於五四運動所極力彰顯的反傳統色彩,張愛玲的作品則透露出對於父親所
代表之舊文化的同情態度。進一步來說,父母過往的情感糾葛更成為了張往後極力鋪陳男女之間勾心鬥角、將戀愛視同「打仗」的敘事原型。另一方面,這一時期的創作也突顯了上海與香港等兩個城市之間的文化差異。具體來說,在《第一爐香》與《傾城之戀》等短篇小說中,張愛玲皆描繪出上海人對於香港充滿「冒險」的想像。由此而論,這個時期的張愛玲作品同時顯現出中西文化、男女情愛,以及香港和上海等兩個城市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到了香港時期,張愛玲在美國資助之下所著的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則是以中國革命下的農村作為主題,並且以中英文兩種語言發行。然而,相較於上海時期的多部作品被譽為是張愛玲的代表作,這兩部小說所獲得的評價則是褒貶不一。最後,晚年赴美的張愛玲則是因為拒絕再為美國出版社寫作政治題材小說而逐漸淡出文壇,進而在困頓的經濟情況下度過了餘生。總結來說,許子東教授認為張愛玲一生的創作歷程可以以她散文《天才夢》裡的一席話來加以概括:「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在此,「袍」象徵了張愛玲筆下的市民生活,「華美」則是描繪了張的寫作風格,而「蝨子」則具現了她晚年生活的悲涼。
 
演講影片線上看 : 
 

活動照片 : 


(梅家玲教授開場)       (課堂演講)                        (講者許子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