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二)「情思之所歸──台灣民族誌紀錄片的實踐」(胡台麗教授)演講側記&影片--(點選後頁面請下拉)

  • 2017-03-14
  • RulingDigital

情思之所歸—記胡台麗台灣民族誌紀錄片的實踐
 
紀錄:徐大易(臺大人類系碩士)
日期:2017年3月14日
 
       
       本週亞洲共同體演講課程與台灣大學文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合辦的「王詩琅台灣研究講座」聯合在台大文學院演講廳舉行。本次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的胡台麗教授擔任講者,講題為「情思之所歸──台灣民族誌紀錄片的實踐」。
 
       本年度「王詩琅台灣研究講座」由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特聘研究員,同時也是國內知名的民族誌影片導演的胡台麗教授主講,演講以胡教授超過三十年的紀錄片拍攝經驗為本,探討民族誌影片如何讓我們對於台灣多元族群和文化的認識和再現帶來各種繽紛多彩的可能性,並同時成為導演個人的情感寄託。
 
       具體來說,相較於多數的學術工作者是以文字書寫作為知識積累的主要也是唯一媒介,胡台麗認為「影像」不僅可以讓研究者更為貼近群眾,而且它具有非常獨特的「觸媒」作用,使其得以發掘出台灣在地文化的「特色、美感和認同」,甚至能為自身的情思尋找到「多樣、生動而接近真實的一種呈現方式」,而這些正是吸引她踏入紀錄片拍攝行列的動機。
 
       從這樣的關懷出發,胡教授接著便以三部分別再現了不同族群的代表性作品—《穿過婆家村》(1997)、《愛戀排灣笛》(2000)和《石頭夢》(2004)—作為其探討主軸:《穿過婆家村》紀錄的是胡台麗的婆家所在,也就是位於台中南屯的「劉厝村」。1993年,由於興建中的中彰快速道路即將穿過村落,因此胡決定拿起攝影機,為自己的婆家村留下珍貴的紀錄—從割稻田、祭拜祖先、小型工廠、拾骨到鐵皮屋的搭建等不同的生活層面,《穿過婆家村》深刻地描繪了閩南村落如何適應劇烈變化中的台灣社會。而對於出身台北外省家庭的胡台麗來說,這段從結婚、學術調查到拍攝的難忘經驗同時也是她認識自己原本不甚熟悉的本土「異文化」、進而追尋自我認同的起點,並且從中反省了過去學者可能對於農村的美化想像。《穿過婆家村》也是台灣影史上第一部商業映演的紀錄片。
 
     《愛戀排灣笛》則是以屏東排灣部落的口笛和鼻笛文化作為其再現的對象。透過四種不同口笛和鼻笛系統的展演,整部片描述了笛聲如何表現出排灣人細膩的情感。在此,男女之間的相思、對於已故戀人或頭目的想念,甚至是遙不可及的部落神話,都融化在悠長的笛聲中。而這種「哀思」的傳達,正是導演在拍攝過程中發掘出之排灣族的獨特情感文化。
 
      最後,雖然人類學是以外在於自身的文化作為研究對象,胡台麗認為人類學家最終仍然必須「往回看」自己的社會文化,而這正是她拍攝《石頭夢》的初衷:《石頭夢》的背景是一個由外省榮民與底層原住民組成的花蓮移民聚落,講述老兵「劉必稼」與其原住民妻子和養兒女結合而成的家庭。片子以《廣陵散》的琴聲、流水和石頭來傳達出一個「激昂變動」的時代,以及劉必稼一家人在這個時代下,看似平凡卻彌足珍貴的情感和精神。從這個故事,胡教授一方面希望藉此省思「過度政治化的台灣意識」,一方面也積極探尋台灣多元文化實踐的可能性。
      在演講的尾聲,胡教授總結自己的拍攝經驗,認為「紀錄片像一面鏡子,以己文化與異文化相互映照,激起反思與行動」;而在她的紀錄片實踐中,「文化與生命的延續」、「族群與家國的認同」和「情感與思想的交融」正是其情思之所歸。由此,胡台麗最終指出王詩琅先生跨越詩、小說、民俗和兒童文學等不同藝術領域的關懷不僅引起了她的共鳴,更是一位「穿越時空與文類的先行者」。

演講影片線上看 : 
   
  

活動照片 : 








(臺大文學院院長致詞)        (梅家玲教授主持)             (講者胡台麗教授)


(演講現場)                 (與會學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