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五)「來自東南亞的聲音:『東南亞華文詩歌中的身分認同與多元文化』」(洪淑苓教授)演講側記&影片--(點選後頁面請下拉)

  • 2016-05-13
  • RulingDigital
來自東南亞的聲音:記洪淑苓「東南亞華文詩歌中的身分認同與多元文化」
 
紀錄者:張斯翔
日期:2016年5月13日
 
        洪教授對於東南亞文學的研究肇因於三十年前在大學裡結下的同學因緣。年少時的相處,讓從來都只生長在臺灣的洪教授,第一次接觸到了臺灣以外,也會講「國語」,但腔調總有些特殊的一群「僑生」同學。對於東南亞文化及歷史、地理現況等的不了解,讓洪教授在與這些僑生同學相處的過程中,生出了許多笑話,但卻也種下了洪教授心中,想要對他們的背景、文學、文化一探究竟的心思。
 
        文本分析上,洪教授從馬華詩歌入手,再依次擴展到越華、菲華等面向。洪教授借助文本內涵的闡發,讓同學們認識到在非中文主體的國家中,華人作為移民的後代,如何自我意識到文化的傳承及文字的使用代表了自我血緣上的承繼關係,並從這些堅持下來的文學作品中,看到這些華人對於整個自我族裔文化的複雜感情。

        但同學們在理解這個課題的過程中,對於「中國」的概念還是稍有不解。閱讀完越南華文詩歌後,同學們大多注意到其中對於越戰的書寫及關懷,但回到整個東南亞華文文學的閱讀中,同學們不禁發出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些作者和作品都這麼在意中國呢?又為什麼這麼希望貼近中國呢?其實洪教授的演講背後,還隱藏著一系列的認同問題及基礎概念。首先同學們必須明確分別「中國」這個概念的多元面向。今日的臺灣,最主流的意識形態下,只要提到「中國」,自然就馬上直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政權或政體。但正因為如此,往往忽略了此外還存在著「文化中國」、「歷史中國」等等其他概念。 

        當東南亞華人早已規劃到其本國籍的狀態下,其並未意圖歸化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時,他們的「中國認同」或「中國嚮往」是一個血緣的,文化的中國,屬於意識形態上的概念,而非一個現實的中國。而從語言、文化的親近上,其實很多東南亞華人還在努力保存的文化,在中國本土已經消失或已改變了。這些都是同學們在認知東南亞華人時,現階段還缺乏,但可能可以從洪教授的演講和閱讀材料中獲得的一些基礎知識。這樣我們就可以從東南亞華人的例子中發現,當下對於「中國」的想像,政體的中國不過只是不到一百年的存在,而站在臺灣的立基點上,對於更寬泛的「中國」如何去認知、選擇甚至是消化,可能更是洪教授這場演講為同學們帶來的,更重要的啟發。

演講影片線上看:
 


活動照片:


  (梅家玲教授開場)                         (課堂演講)                                               (課堂演講)


(課堂演講)                                        (學生提問)                                     (洪淑苓教授回答同學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