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5 (五)「一起去人少的地方找寶藏:東南亞與我」(張正先生、廖雲章女士)演講側記&影片--(點選後頁面請下拉)

  • 2016-04-15
  • RulingDigital
 權把他鄉作故鄉:記張正、廖雲章「一起去人少的地方找寶藏:東南亞與我」

記錄:張斯翔
日期:2016年4月15日
 
        張正先生與廖雲章女士這對報界神雕俠侶,從報章工作結緣,而後夫妻同心,從辦報開始,歷經製作電視節目、舉辦文學獎,一直到最後組織書店,並且在全臺各地,甚至世界其他地方協助有夢想的人,完成他們閱讀的需求,也為他們造就了分享閱讀喜悅的條件。但這一群受益的人,卻不是我們所想像的一般讀者,而是幾十萬身在臺灣,肩負各種責任默默付出的外籍移工。
 
        張先生常被質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心力為外籍移工打造閱讀環境。他自己是不是新住民第二代呢?他是不是娶了一位外籍太太?似乎若不是與自身生命確切相關者在一旁影響,一般的臺灣青年,也許不會注意到這些我們看來「千人一面」的外籍移工。若說起外籍人士,我們最常在腦海中建構的來源,或許是金頭髮碧眼睛的歐美;再次之或許是日韓;更次之則是大陸、新馬一帶較容易發現者。但張先生與廖女士注意到的,卻是更不受矚目卻數目龐大的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地區的移工面孔。
 
        我們或許認為這些移工來到臺灣,必需學會本地的文化、文字。而他們只要擁有足以溝通並且勤力勞動,則就不會再有其他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們的社會曾經不解為什麼地下街充斥了各種東南亞商店;我們的輿論也不能接受為何台北車站大廳(甚至全臺其他火車站的前站或後站),一到週末就變成移工席地而坐的「公園」。在我們的眼中,或者他們是一道特別的風景,也可能是影響觀感的存在,但我們是否想過,他們為何需要這些?
 
        隻身在外,和家人夫妻兒女或數年都無法見上一面,每天面對繁重的工作,聽著不熟悉的語言,看著不一定完全了解的節目,若能聽到一句家鄉話,甚至看到幾個家鄉字,都能撫慰他們或寂寞或不安或疲憊的心。臉書還未盛行的時代,正因為移工如此的需求,《四方報》的存在就顯得意義非凡。而他們能將心裏的話抒發出來,讓更多同樣處境的同鄉看看,甚至是參與文學獎,通過寫作和閱讀讓困守在這異地的心靈自由起來,張先生為我們帶來的影片,還有一封封投書的手稿,那些真摯的雙眼和文字,不停地感動著在座的同學們。
 
        臉書雖然解決了很多問題,而《四方報》也在這次講演前一天宣布停刊,但為了這些移工建立起來的東南亞書店還在持續中,每週北車席地而坐的以書會友也沒有中斷,各地借還書定點的名單會越來越長。當我們需要這一些移工來到這片土地上,為我們付出他們的時間和心力,以他們的青春和離鄉背井為成本,那我們是不是能讓他們獲得那一點精神上的安慰,權把他鄉作故鄉,也是這當代冰冷社會中僅存的一點人與人之間最後的溫暖相待。

演講影片線上看 : 
 

活動照片 : 



(梅家玲教授展示東南亞雜誌)          (張正先生介紹四方報)                      (演講情景)



(張正先生介紹東南亞移工活動)    (廖雲章女士播放移工繪畫作品)       (梅家玲教授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