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5月30日
上週沈冬教授的演講,是關於傳統戲曲和商業電影結合的港台黃梅調電影。而本週講演內容所涉及的地域範圍,縮小至台灣一地,是關於代表台灣本土文化的歌仔戲。長期研究台灣傳統戲曲的台大戲劇所教授林鶴宜老師,本次演講向我們介紹台灣歌仔戲即興演出的表演模式——做活戲,分享她多年來田野考察的研究成果。
在解釋歌仔戲演員如何「做活戲」之前,林教授花不少時間篇幅,帶領同學們先認識歌仔戲的發展歷史。首先,林教授說明台灣歌仔戲是如何從歌舞小戲變為大戲,並在1950、60年代起出現在廣播和電視之中,風靡全台。而由於電視歌仔戲有完整腳本和字幕配製,導致演員不能自由發揮,無法成為「活戲」。其次,林教授從兩個歌仔戲演出片段,讓同學體會「古路」和「變體」的歌仔戲,各有怎樣不同的表演美學。一個是台灣「人間國寶」歌仔戲演員廖瓊枝,以紮實的演唱功底,示範兩種不同地域的傳統哭調,分別以「宜蘭哭」和「艋舺哭」演繹〈一拜梁哥〉,淒怨動人,古味甚濃。另一個是擅長融合傳統戲曲和現代戲劇的奇巧劇團,在《鞍馬天狗》一劇中以歌仔戲和豫劇為音樂基礎,再混合現代音樂形式,如搖滾和寶塚歌舞。如此新式的表演,反映歌仔戲有著不斷更新的生命力和兼容百家的包容力。
當同學們掌握住歌仔戲基本的發展脈絡和風格後,林教授開始講解傳統歌仔戲的舞台演出,是一種即興表演。基本上,會有一個「講戲人」向歌仔戲演員簡述故事情節,演員們消化並相互溝通後,便上台表演,用個人表演自行編完「講戲人」的故事骨幹。而要完成一場「做活戲」,演員必須有「腹內」,腦海內有古調或詩歌的龐大資料庫,用以編造適當的台詞和歌詞,且須與後場樂師做各種臨時配合。換言之,強調「做活戲」的歌仔戲表演,是極致演員中心的。它並非過去一般人所認為毫無章法的隨性演出,而是考驗著演員的記憶、應變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極具表演難度。林教授最後認為,「做活戲」的傳統文化啟示,是彰顯
演講之後,不少同學向林教授提出台灣歌仔戲較為深入的問題。如歌仔戲的元素是什麼?當新編的歌仔戲愈來愈多,並加入以國語為主的崑曲和豫劇,我們還能辨識出歌仔戲嗎?林教授認為劇種的因素是語言所形成的腔調和聲調,即使當代歌仔戲表演混合多個劇種,但一旦出現台語歌仔戲常見的「七字調」,仍能辨識為歌仔戲。林教授堅信,歌仔戲的發展過程,本就不斷地糅合各家元素,不必擔憂它會因結合新元素而導致本質的消失,這民間通俗戲劇文化反而因此得以延續下去。
活動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