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於二○一四年召開的「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臺文學與其他」學術研討會的成果結集,收錄了主題演講稿、以文學為對象的主題論文,以及從宗教、藝術、建築等切入的相關論文。這些論文或以流離狀態下的文學或文化生產、文學閱讀、研究或理論建構為關懷點;或就不同地區、時段、媒介、文類、文化門類所呈現「流離」與「歸屬」的異同進行深入的闡發;或探觸個別作家、創作者「流離」與「歸屬」的歷史體驗和精神狀態;或進入香港、臺灣當前所面對的後殖民情境,追問作家、創作者個人關於流離與歸屬的思索與取向;或就性別與「流離」與「歸屬」糾葛的歷史、文化關係進行探微,可說相當全面地觸及了「流離」與「歸屬」這個錯綜複雜且不朽的時代議題。
本書編者為游勝冠與熊秉真。游勝冠為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主要從事日治以降臺灣文學史、後殖民文學、認同文學的研究。專著有《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近代化肯定論、反抗史觀與人文主義――殖民化的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及其研究》等。熊秉真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所長、歷史系講座教授。研究範圍包括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近世兒童史、中西性別研究、中國醫療文化史、俄國文化史與思想史。著有A Tender Voyage :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安恙:近世中國兒童的疾病與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