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多元的聲音──102年度臺灣大學文學院邁向頂尖計畫「臺灣與世界的對話」簡介

計畫報導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7期
2013-04-13
本年度文學院邁向頂尖計劃以「臺灣與世界的對話」為主題帶動文學院的臺灣研究能量,題材上與「文化交流」「文化傳譯」「知識生產」等主題相關,而在空間尺度上具有臺灣、東亞、亞洲、島嶼世界、全球化等不同尺度的穿梭與互換,而在研究方法、文獻材料、研究對象上,都可以看出跨領域、跨學科的對話與整合,延續往年的厚實基礎,本年度文學院的邁頂計劃更拓展了臺灣研究的可能性,讓世界聽見臺灣研究中的多元聲音。
 
This is an image
撰稿 : 馬翊航(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文學院為提升研究能量,促進院內合作,本年度邁頂計畫以「臺灣與世界的對話」為總主題,包含「亞太文化之跨學科研究」與「人文世界的多樣性」兩大範疇,下設11個分項計畫,每個分項計畫為跨3系所以上之8人以上教師組成。在以上架構中,屬於「亞太文化之跨學科研究」的分項計畫有:(1)先秦兩漢出土文獻與學術新視野、(2)臺大莎士比亞論壇:跨界的莎士比亞、(3)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4)亞洲藝術文化的多元核心與交作網絡、(5)文化流動——亞太人文景觀的多樣性、(6)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7)島嶼世界的形成與流動。屬於「人文世界的多樣性」範疇的分項計畫有:(1)跨文化與跨媒材的轉譯研究、(2)人文多樣性與跨文化:中國史、歐洲史和聖經翻譯上的案例、(3)人的生物結構與人的多樣性、(4)主體、文本與劇場實踐。臺大文學院厚實的學術優勢,以及成員的多元背景,透過對話與整合,開展了臺灣研究的嶄新面貌,茲概要介紹其中與臺灣研究密切相關的項目: 

「莎士比亞」為跨領域並具有世界視野的重要主題,分項計畫「臺大莎士比亞論壇:跨界的莎士比亞」由臺大外文系雷碧琦副教授主持,延續過往的豐碩成果及國際參與度,進一步整合本校外文系、戲劇系以及政大、清大、交大、師大的研究能量,以「臺灣」為樞紐,與國際莎士比亞研究接軌。在此分項計畫下,臺大外文系雷碧琦之「數位化時代的莎士比亞研究」、臺大戲劇系呂柏伸老師之「跨文化戲劇的導演策略與手法」、政治大學助理教授吳佩珍之「日治期臺灣莎劇與殖民劇場研究」等子計畫,透過跨界、跨域的觀點,建立具有「臺灣特色」的莎學,展現新興、獨具潛力的學術風貌。 
 
        臺大外文系張淑英教授所主持之分項計畫「跨文化與跨媒材的轉譯研究」,承續先前探索跨文化與跨媒材的轉譯活動之成果,持續開發新「文本」、援引不同理論論述,延伸研究的寬度與廣度,探索在地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影響與差異。其中臺大歷史系助理教授顏杏如「尋找四季─從年中行事、風物書寫探討日本傳統時序在殖民地臺灣的轉化與新成」、臺大圖資系林奇秀助理教授之「Boys Love讀者與跨界閱讀之探析」、臺大外文系趙恬儀副教授「主僕同「萌」──當代流行(次)文化中的「管家/執事」群像與主僕關係」,分別透過日本殖民時期、流行文化等題材,解讀文化系統、流行文化間錯綜複雜的施受、挪移、擠壓、震盪的關係,可見臺灣在文化跨界研究中的關鍵位置。
 
       分項計畫「跨國界的文化傳釋:東亞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由臺大歷史系甘懷真教授主持,從「東亞」這個看似統合實則複雜的概念/關鍵詞入手,探討文化現象在東亞間流傳、在地詮釋的軌跡。如臺大中文系高嘉謙助理教授「華語語系的漢詩視野與文學史論述:馬來亞、新加坡、香港的漢詩譜系考察」、臺大中文系潘少瑜助理教授「情感建構與知識轉型: 東亞視域下的維多利亞小說」、臺大日文系范淑文教授「日本近代文學作家之臺灣體驗及其文學作品」、臺大日文系洪瑟君助理教授「日本近代文學作品中的南方形象」、臺大日文系黃鈺涵助理教授「日語情態表現之語用現象──臺灣與日本之比較分析」等計畫,從文學、語學、歷史發展、地域流動、異國/在地經驗等視角切入研究主題,而臺灣無論作為個案,或者比較研究的對象,皆具有跨國界、流動的詮釋動能。

        由臺大歷史系陳弱水教授所主持的「人文多樣性與跨文化:中國史、歐洲史和聖經翻譯上的案例」,當代社會文化與社群的情境越趨複雜,臺灣正是一個多元文化與跨文化的特殊環境,因此觸發研究者深入探究此議題,意圖透過跨學科的研究,探討人類歷史、社會情境中的多樣性中的接觸、變異與挑戰,本計劃分為三項子計畫,分別處理中國歷史上的社會多樣性、歐洲史上的文化與宗教多元性、以及聖經中譯的問題,臺灣在其中一方面扮演思想與視角的觸媒,同時在社群、地域以及語言、宗教上,有諸多可納入比較研究之處。
 
      臺灣的島嶼文化性格,向來是臺灣研究中重要的觀點視角,臺大人類系林開世助理教授主持之「島嶼世界的形成與流動」,更將眼光從臺灣邁向東南亞、大洋洲各地,討論島嶼社會中文化穿梭的交流與挑戰。臺大人類系林開世助理教授「屏東滿洲鄉的「文化混合」現象:里德的女性通靈者」、臺大人類系林瑋嬪副教授「馬祖『做出幼』儀式研究」、臺大語言所宋麗梅副教授「臺灣南島語的借詞研究」、臺大歷史系周婉窈教授「部落遇上國家──臺灣北部原住民的歷史考察」、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詹素娟「臺灣「蕃地」的建構與解讀──以賽夏族的『傳統領域』、『番社空間』為例」,經由不同的學科範疇,面對臺灣社會文化形成的歷史與轉換,關心殖民主義與族群接觸的議題,企圖對族群理論與邊疆性質的討論,有理論上的貢獻,並突破學科之限制,思考世界觀、地域政治、殖民、現代性的框架。
 
       在劇場實踐中,主體與文本不盡然是因果相生的邏輯關係,而具有交互形塑的辯證可能。分項計畫「主體、文本與劇場實踐」由臺灣大學戲劇系謝筱玫助理教授所主持,其中臺大戲劇系林鶴宜教授「主體與文本:新加坡職業歌仔戲劇團通行劇目研究」、臺大戲劇系紀蔚然教授「藝術主體與官商機制」、臺大戲劇系謝筱玫助理教授「戲曲主體與西方文本轉譯:臺灣傳統劇壇的跨文化改編」、臺大戲劇系姚坤君助理教授「走上寫實表演的旅程─詮釋翻譯劇本的困境與處理方法之探究」等子計畫,透過劇目與文本的流布與轉化、文化詮釋與傳譯、藝術市場的流通與場域等課題,重新探討「主體」與「文本」的課題,也叩問了典律的生成與移轉、以及劇場中「人文主義」的生成與限制。
 
       在「亞洲」的流動尺度下,藝術文化的重層交疊,以及文明的流通與散佈,都是值得討論的課題,藝術史研究所黃蘭翔教授主持之「亞洲藝術文化的多元核心與交作網絡」,參與學者以臺灣研究為出發點,重新思考亞洲藝術文明的圖像。如臺大藝史所謝明良教授「臺灣出土的十六至十七世紀亞洲陶瓷」、臺大音樂所王櫻芬教授與山內文登助理教授之「亞洲音樂工業的交作網絡──以臺灣、朝鮮為中心」、臺大藝史所黃蘭翔教授「近世以後亞洲文化體系中的臺灣建築史之定位」、臺大音樂所楊建章助理教授「二十一世紀亞洲作曲家的時空技術與音樂物質性」等子計畫,透過音樂、器物、建築等主題,既補充臺灣研究尚未受關注的議題,另一方面更深入文化間交織錯綜的網絡關係,建立複數視野的亞洲藝術文化研究。

        臺文所洪淑苓教授所主持之「文化流動──亞太人文景觀的多樣性 」以「文化流動」為主題,透過語言、文學、攝影、電影與動漫等諸多面向,探討臺灣在文化流動中的多元「景觀」。子計畫包括臺大臺文所楊秀芳教授〈日治時期漢文報刊在語源研究上的貢獻〉、臺大語言所呂佳蓉助理教授「由詞彙使用演變看文化交流」、臺大臺文所黃美娥教授「臺灣文學在福建地區的境外延續與分流(1895-1945)」、臺大中文系蔡祝青助理教授「帝國主義與文學學科的建立—『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文學科』研究」、臺大臺文所洪淑苓教授「離散與詩學—亞太華文現代詩的時代、國族與地景書寫的多重脈絡」、臺大臺文所蘇碩斌副教授「光學寫實的民間地景:攝影術如何改變東亞的文學藝術」、臺大臺文所張文薰副教授「共通記憶與感覺結構——臺灣現代小說(家)中的『日本』」、臺大外文系廖勇超助理教授「東亞流行文化的哲學反思:日本動漫中的怪物倫理性」,本計劃除了議題的多元性之外,也透過跨學科的地理資訊軟體(GIS),建立空間地景、人文圖像、文化流動的模型,思索臺灣與文化親緣性較強的地區之間,文化播散、遷移、離散、轉譯、混融、倫理置換、鏡像等現象,開展臺灣作為主體所可能帶來的新思維與視角。
 
        在臺灣「理論」如何可能?我們如何建立、反思當代的「在地」理論與知識系譜?由臺大臺文所梅家玲教授主持的「形構臺灣:知識生產及其脈絡」,意圖透過跨系所的對話,追問知識學在臺灣的諸多核心問題。其中包括臺大外文系廖咸浩教授「游牧與後中國動能:重讀海洋」、臺大歷史系呂紹理教授「近代臺灣的農藥、農業與農學」、臺大臺文所梅家玲教授「學院教育與知識生產:從『中國文學』到『臺灣文學』」、臺大外文系李鴻瓊副教授「臺灣理論的體與用」、臺大外文系廖朝陽教授「重寫理論幽靈」、臺大外文系劉亮雅教授「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臺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 」、臺大外文系蕭立君副教授「等待本土理論?:理論斷層中的斷層思考」、臺大社會系陳東升教授「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理論發展的知識社會學考察」,透過跨地域、跨時代、跨學科的反覆論辯,以發掘「理論」與「臺灣」兩者間諸多可能的關係,從而建立以臺灣為本的知識系譜,啟動臺灣研究學界對知識/理論議題的深思。
 
        臺灣大學文學院以「從臺灣到世界」的主題,帶動文學院的臺灣研究能量,題材上與「文化交流」「文化傳譯」「知識生產」等主題相關,而在空間尺度上具有臺灣、東亞、亞洲、島嶼世界、全球化等不同尺度的穿梭與互換,而在研究方法、文獻材料、研究對象上,都可以看出跨領域、跨學科的對話與整合,延續往年的厚實基礎,本年度文學院的邁頂計劃更拓展了臺灣研究的可能性,讓世界聽見臺灣研究中的多元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