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誕生於夏天的「臺灣文學」──赤松美和子教授專訪

學人動態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電子報第24期
2018-03-02
赤松美和子教授,為御茶水女子大學博士(2008年),現任大妻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部副教授。主要著作有《認識臺灣六〇章》(『台湾を知るための60章』,若松大祐等共同編著,明石書店,2016年)、《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台湾文学と文学キャンプ―読者と作家の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創造空間』,東方書店,2012年)。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臺灣電影等。
 
This is an image
       現任教於日本大妻女子大學比較文化系的赤松美和子教授,研究領域以臺灣文學和電影為主。美和子教授最初從一個前往中國大陸學中國的日本女大生,變成一位臺灣文學研究的學者,全來自於一個偶然的契機。開始學中文之後,才曉得原來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其它地方在講中文──那就是臺灣。強烈的好奇推促著她前來臺灣自助遊學,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逐漸了解到這個看似與香港、東南亞類同的地方,在歷史上與日本竟有著緊密的殖民關係,還有原住民等複雜多元的文化匯聚,使得臺灣在她眼中成為一個神秘特殊而極富魅力的島嶼。於是回國後,她決定以臺灣做為畢業論文的題目,指導教授則推薦李昂《迷園》日譯本給她參考,從此便和臺灣文學結下不解之緣。

 
和臺灣文學的相遇 

        1998年,日本臺灣學會創辦後,日本開始真正有專門研究臺灣的學術機構。在日本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者在1999年著手編撰「新臺灣文學系列」,由藤井省三教授與櫻庭由美子教授合譯的李昂小說《迷園》,便是這系列譯介叢書中的第一本,她笑說,「我算是研究臺灣的學著們培養的第一代」。從那時起,在日本的臺灣文學研究有逐漸明朗的趨勢。
 
        因為受到李昂小說的感動,投入臺灣文學研究的美和子教授,對女性文學有濃厚的興趣;她搜讀臺灣相關學者邱貴芬教授的論文,並積極參與東京臺灣文學研究會,而在家庭似的研究團體結識了藤井省三、山口守、垂水千惠等前輩教授與張文薰、楊智景年齡相仿的學者朋友。2004至2005年間,美和子教授在博士班期間前來臺灣調查研究,當時臺灣學界流行布迪厄(Bourdieu)的文學場域理論,同時她在臺大臺文所修習梅家玲教授的課堂,嘗試以比較文學的觀點,討論臺灣文學與日本文學的場域差異,並與課堂同學楊佳嫻、陳允元、馬翊航等交換意見。每周也抓緊時間到清大去上邱貴芬教授關於女性文學史的課,對她而言,這一年駐留臺灣的經驗不僅觸發她之後研究的問題意識,同時也讓她驚嘆於臺灣文學讀者與創作者涵蓋階層之廣,和對文學無比的熱忱。
 
       美和子教授說,「相較於日本,本來是個人從事的、靜態的文學活動,臺灣卻多了很多團體性的動態文學活動」這是她之前沒有遇過的事。身為一個在臺灣的外國人研究者,她看到我們習以為常的夏季文藝營,卻感到困惑。具體而言,她提到今年臺北國際書展粗估53萬人入場,並舉辦一千多場文藝活動;但相對而言,東京國際書展2016年進場數僅四萬人次,且至今已停辦兩年。可見臺灣人對藝文活動的熱衷與密集舉辦文學類動態活動的現象十分特殊,她甚至認為像「文藝營」這種團體類群居式的文學活動是戰後臺灣的發明,並傳向東南亞和中、美各地。
 

This is an image 「文藝營」的世界起源在臺灣

       因循著美和子教授敏銳的觀察和長期的關懷,她探究臺灣文藝營與臺灣文學關係的研究成果,終於在2018年集結成專書《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出版。本書清楚的梳理了戰後臺灣文學場域如何經由政治力的介入,從救國團的藝文活動和《幼獅文藝》對青年讀者的培養,乃至於形成臺灣五十年來興辦文藝營的文化現象;並從兩大報文學獎的媒體因素,談到解嚴後出現「我們」的小主體文學,將戰後臺灣文學場域的變遷史,從史料到文本一一展開。
 
  雖然「體驗日記」是本書在日本出版後最受歡迎的部份,但她希望讀者多關注在全書前兩章。第一章是關於舊國民黨統治時期與臺灣北京語文學形成之間的關係,以及黨國體制下文藝政策及其施行如何形塑文藝市場。從《幼獅文藝》雜誌到《聯合報》副刊、《聯合文學》雜誌皆為主編的瘂弦自然是關鍵人物,從他所主編的刊物考察刊物內容在性質上,從1980年代中期由政治宣傳轉向藝術與商業性,顯示了主流派外省籍知識份子領導臺灣文學的成功實踐。第二章則著重臺灣文藝營的歷史,其中她覺得最令人訝異的發現在於文藝營雖然沒有直接養成作家的能力,並且很難從中獲取經濟效益;但在臺灣解嚴後,救國團的消失卻未妨礙它成為臺灣文學活動長達五十年的原型,並至今仍活躍的在每年夏季舉辦著。她認為從國家政策縱觀臺灣這五十年的文藝營史的話,1955年由救國團發起「反共政策」而辦的「戰鬥文藝藝營」形式確立了類似活動的基型。1979年則有反國民黨領導之臺灣本土文學之「鹽分地帶」文藝營牽引而出。到了2004年終於促成了以「臺灣文學」為國家文學概念,由臺灣文學館主辦「全國臺灣文學營」至今不輟,終使文藝營成為臺灣文學獨特的style。
 
       美和子教授覺得日本雖然也常會有俳句或短歌的同好藝文聚會,但並不像文藝營的參與者得集體群居在一起一段時間,在營隊裡,大家每天一起聽演講、吃飯和共同活動,令人產生一種宗教式的氛圍。雖然有過度緊密的人際壓力,但同時也會有種共同生活的溫馨感,她笑道:「讓我都開始有點想創作了」。當問起為何將臺灣兩大報文學獎和日本的芥川獎作為類比呢?她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兩大報文學獎就像芥川獎一樣,引導臺灣文學的新起點,同時也具有權威性,吸引社會關注。若要說《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這本書做了什麼突破,那可能是因為美和子教授來自日本的外來者眼光,發現了「文藝營」之於臺灣文學的特殊性。她說:「因為日本是沒有文藝營的,我覺得文藝營的世界起源在臺灣」,她推測正是因為臺灣先有救國團以來舉辦文藝營的經驗,因此聶華苓赴美與丈夫安格爾成婚後,兩人才開始籌辦國際寫作計劃IWP(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邀請世界各地的作家,同樣以群聚生活,從事文藝活動的形式推行該計畫。而瘂弦也參與了第一屆IWP,也把這樣的經驗帶進美國。這項發現也許是這個研究對日本臺灣文學研究最大的突破。
 
臺灣研究在日本的新展望

 
       目前日本臺灣文學研究學界最關注的是LGBT文學,包含洪凌、紀大偉、胡叔雯、陳雪、邱妙津等人的論著及小說創作都是常被討論的對象。美和子教授表示自己近來有研究正著手進行,爬梳臺灣電影與文學中的「日本表象」,像在《海角七號》裡的「殖民日本」或延續中國印象的「侵略的日本」等殖民者形象,或抗戰時期的「日本」,以及作為「性象徵」(飯島愛)的日本意象等,如何從1960至現在的臺灣電影與文學中出現形象上的轉化,希望由此進一步探究戰後臺灣社會對日本印象的變遷史。
 
        除了關於臺灣文學與文化的學術研究外,美和子教授亦在2015至2016年間撰寫引介臺灣文學的專欄「ハイブリッド臺湾文学」(混種臺灣文學),共21篇,內容涵蓋導論臺灣清末到現代的臺灣文學概況,簡述日治時期、原住民口傳文學、馬華文學、臺語和漢語在文學中的使用狀況,並引介黃春明、白先勇、李昂、朱天心、楊逵、夏曼.藍波安、李永平等作家作品,及自身參與夏季文藝營的體驗與簡介。同時與若松大祐合作編撰《臺湾を知るための60章》(《認識臺灣60章》),都以科普的方式將臺灣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藝術,以及國際關係介紹給日本讀者,希望能讓臺灣文學及文化的知識在日本開枝散葉傳播下去。
 
 
 採訪撰稿:李筱涵(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