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四)「行影如歌:李行導演電影中的歌曲」沈冬(台灣大學音樂所教授兼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執行長) 

  • 2020-04-23
紀錄:鄭博元(臺大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20年4月23日

 This is an image
      沈冬教授首先介紹李行導演,他的一生幾乎等同於一部臺灣電影史,前半生做電影實務,後半生從事電影推廣。李安導演曾這麼描述:「李行導演,他定義了中華民國。」李行導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沈冬教授以幾個數字描繪李行導演的輪廓:去年是他的90大壽、投身影劇70年、擔任導演60年、執導電影52部、電影歌曲有100餘首。許多出色的演員如唐寶雲、甄珍、林鳳嬌、柯俊雄、秦漢、秦祥林、鍾鎮濤、楊貴媚、張艾嘉、歐威的電影生涯中都曾經與李行導演脫不了關係。

      李行本名李子達,他曾經帶著妻兒棄官隱居西嶽華山,探討固執、剛強、質樸的人性。他的一生可分為六個段落,分別是舞台劇的啟蒙、台語片初執導筒、開創健康寫實、帶動第二波瓊瑤電影風潮、回歸鄉土寫實、電影終身義工。沈冬將電影生涯分為三期,前期為「健康寫實、想像臺灣」、轉折期「結合流行、載歌載舞」、後期「影歌相傍」。他在1958年拍攝完成《王哥柳哥遊台灣,發行於八二三炮戰過後,此時的臺灣人民從電影中得到心靈的緩和。李行擅長寫實主義,表現對人的溫暖,也透過電影回應社會局勢。中央電影公司延攬李行後,他繼續以寫實手法拍攝溫暖的人情,如《街頭巷尾》、《養鴨人家》。乃至於第二波的瓊瑤風潮,電影《彩雲飛》等作在亞洲取得了驚人成績,席捲亞洲,與當時的香港電影不分軒輊。1977年《汪洋中的一條船》則改編鄭豐喜作品,呈現人物的質樸、堅毅;1979年《小城故事》可說是「臺灣想像」的登峰造極之作,描寫小城(三義)在現代化風潮中仍堅持古樸的產業,其實也與剛經歷中美斷交後的臺灣人民對於古風追索不無關係。

      談到李行與電影音樂的關係,有一巧妙的轉變。1950年代的電影幾乎「每片必唱」,但時有作曲家與導演的爭執,李行導演對於無片不歌的現象不甚苟同,因此他的導演前期,電影歌曲數量較少,並未與流行歌曲結合。周藍萍〈美麗的寶島〉是他的第一首電影歌曲,左宏元〈知心話〉則是第一首為電影創作的歌曲。在電影中,配樂經常挪用臺灣歌謠,以主導動機(leitmotif)方式呈現,與電影內容巧妙結合,以樂抒情。如〈王哥柳哥遊臺灣〉臺語片中的國語歌、《婉君表妹》裡的小插曲〈老鼠嫁姑娘〉、《養鴨人家》的管弦配樂,《街頭巷尾》的配樂〈綠島小夜曲〉、〈南都夜曲〉則象徵劇中新移民在台灣的心聲、〈我的家在大陸上〉使用「舞曲」的方式編曲。在此之後,李導演《情人的眼淚》作為李導演的第一部歌唱片,不僅結合流行歌曲,並且發行唱片;第27部電影《群星會》中李行導演掌握到電影與流行歌曲結合的效果。1969年由李行策劃的電影《今天不回家》,以戲曲方式唱流行歌,古今技術交融,並取得極大成功,是電影與流行工業結合成唱片的佳例。李導演從不用歌曲,後勉強與商業規則妥協,最後掌握歌曲與電影的微妙關係。在後期的25部電影中,共19部有歌,他對歌曲的重視反映在電影片頭、唱片、主題曲上,李導演與唱片公司密切合作,並親自參與挑選歌手,決定電影的歌者。

      電影與歌曲的互動並非一成不變,李行導演的歌舞片中,以寫實手法為主線,而歌舞場景為輔線;劇情片則以寫實手法為主線,主題曲通常作為片頭。電影之後出唱片也成了統一的模式,並且會加以變化。如電影之後所出的唱片,《情人的眼淚》出了二種版本,以不同的方法表現出流行歌曲與電影工業的結合。當時的電影用了非常多的插曲,且與劇中人物、內容精準結合,盡可能維持合理且寫實。電影、歌曲,也融合文學作品,使得文學創作能與之交織在一塊。電影歌曲與地域也有關係,例如《原鄉人》中,鍾理和寫回東北找原鄉。電影歌曲的尾音因此拉得很長、很高,表達尋找原鄉的渴望,李行想用不同的音樂表達不同的地域感受,因此以一首中國東北民謠〈月芽五更〉為歌曲,談到北平則用選用江南歌謠,回到美濃則以四季美人的客家歌謠為背景音樂都有明確的地域設定。李行的電影歌曲在寫實的脈絡下,增添了歌曲的線索,虛實兩線交錯進行,創造新的華語電影歌曲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