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四)「臺灣飲食文學的前世今生  」韓良憶(臺灣作家)

  • 2020-04-16
紀錄:鄭博元(臺大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20年4月16日

This is an image
      講座開始,梅家玲教授介紹韓良憶老師,韓老師畢業於臺大外文系,她對於飲食、旅遊有許多獨到見解。且韓良憶老師的文章〈食蔥有時〉、〈遊走在世界的市場〉曾經收錄在國中小的國文課本裡,同學應不陌生。本次演講將帶著我們從台北出發,帶我們看臺灣及周邊的飲食文學、文化如何進入的我們的生活。

      過去在中國文學裡,對於「飲食文學」可能不甚在意,認為是小道、支流的寫作,有人認為「飲食文學」的文學價值不是那麼高。但在美國飲食文學大家費雪看來,並非如此,她寫道:「當我寫到飢餓時,我寫的其實是愛與對愛的渴求⋯⋯」(M. F. K. Fisher)書名〈如何煮狼〉的「狼」是指永遠不會消失的「食慾」,費雪寫的是在物資匱乏時代的食物,討論應付飢餓,並在戰爭時期如何過上日常生活,以此來說,飲食文學的書寫不光是告訴讀者何為好吃,而是關心飲食背後的日常情感。飲食文學家談的廣泛多元,有的喜歡談食材與地理、歷史的關係,好比一條魚以什麼樣的醬油烹調,調味料裡包含的可能是深遠的歷史;或是「當令」,在四月天的市場裡可以看到很多新鮮春蔬,如菠菜、莧菜等,我們嘗到的即是自然之味。同樣一種菠菜,義大利人在菠菜裡加松子,或用腐乳炒菠菜,與華人不同。「知食份子」不僅愛吃美食,更對食物背後的龐大歷史、風土深入研究。有的作家喜歡談食物裡「人」的味道,一道菜的烹調到享用,都飽含著人的情意。李安早期的作品《飲食男女》以飲食訴說了許多華人的心聲,那時候的家庭裡不輕易把「愛」掛在口中,而是委婉地注入菜餚裡,食物中愛的滋味,遂成了與另一種美味。

      回顧1970年末到1980年的飲食文學,戰後年代由於民生凋敝,很少人以「吃」寫作,女作家劉房女士在報紙副刊上寫食譜,以散文方式紀錄家常菜的味道,不只是寫作法與材料。說到臺灣飲食文學的先行者,唐魯孫當之無愧,他藉由寫「吃」來懷鄉,作品《天下味》寫中國滋味與台灣小吃,食物輸血中都是懷舊、憶鄉之情。而逯耀東的《出門訪古早》,敘寫到中國大陸與香港等地出門覓食的經驗,他的作品不像唐魯孫寫各地飲食民俗,逯耀東更關心飲食背後的歷史文化,將飲食傳統推演、考究,並上溯中國歷史。1990年代,「飲食情報」熱潮開始蔓延,但只是資訊式的書寫。真正要到韓良憶自己寫作,才奠定了後來飲食文學的書寫範式。韓良憶的父親來自江蘇,由於待過上海,家庭環境也不錯,培養出對食物的品味。她憶述父親品評每道菜的火候程度,女兒們從小耳濡目染。後來,韓良憶思考能否用別的方式寫「飲食情報」,她的文章〈遇見百分之百的cheses cake〉,寫到美國看弟弟,從不下廚的弟弟竟然做了蛋糕歡迎她,從中感受到弟弟對她的愛。飲食文學之路就此展開。適逢她進入電台做節目「羅西尼的台灣廚房」,寫烹調料理的歌,總覺得紅酒燉牛肉適合搭配布拉姆斯的古典樂;做上海菜時則聽上海歌曲。她把電台作品改寫成文學,美食與音樂的結合,令人耳目一新。飲食文學隨後有長足發展,政大盧非易老師於1997出版《飲食男》,援引許多西洋文學典故,用美文寫飲食散文。1999林文月出版《飲膳札記》,文字溫潤、平實,貌似清淡但豐厚的文字,卻寫得有趣,寫家裡宴客的飲食與排場;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則以食譜形式創作現代詩。2001年,韓良露進行更多飲食文學寫作;方梓出版《采采厥耳》,後來更多的飲食文學作品問世,李昂《愛吃鬼的秘徑》、王宣一《行走的美味》,這些作品書寫人到中年之後的美食感受,探討飲食如何勾起過去回憶;蔡珠兒《饕餮書》則以高度文字密度寫食物與社會關係;舒國治的飲食文學,是文人作家遊走各地寫成的小品文,寫他在臺北的美食經驗;張曼娟《黃魚聽雷》以飲食寫家庭;徐國能《第九味》是飲食與記憶的經典作品;愛亞〈曾經〉、〈味蕾之歌〉也是佳作。飲食文學進入百家爭鳴時代,焦桐隨後編選了《臺灣飲食文選》,搜羅不同的飲食文學作品為合集。

      韓良憶談食物與臺灣歷史,荷蘭人帶來的高麗菜、秈米、水牛、豌豆等食材改變了臺灣的習用食材;而清朝時期,福建一帶的男性與平埔族通婚,也可能影響了臺菜源流;後來福建潮汕一帶的口味,逐漸影響臺菜源頭,舉例來說,許多台灣小吃其實來自福建、廈門,兩岸的蚵仔煎味道不同。而清朝時期,由於羅漢腳生活克難,食物不講究,有湯、有菜即煮成一鍋,成為後來台灣的羹湯特色。而臺灣長期也受到日本的影響,並加以改良,如我們慣習的生魚片,講究澎湃,大塊有味,是台式的版本。「酒家菜」也是日本人帶來的食物習俗,當時大稻埕多酒家,以臺菜為主加入日本風味,成為「臺灣料理」或「支那料理」。而「螺肉魷魚蒜」這道菜相傳是客人忽然想喝湯,廚師將現成材料加入煮成的料理,名聲卻不脛而走的料理。國民政府遷台後,各省軍民帶來各地料理,成為臺灣家庭與館子裡的美味。討論熱炒店裡的各種料理,「炒海瓜子」來自福建,九層塔的加入可能是台灣習慣,或是受到東南亞的影響。而「川味牛肉麵」可能是高雄岡山的老兵根據四川豆瓣醬的味道記憶,改良成四川紅燒牛肉麵的口味;「蒼蠅頭」則是某一餐廳老闆看到韭菜頭順手切碎熱炒,作為員工伙食,卻意外受到歡迎,成為著名臺灣菜。「滷菜」本來是中國北方讓食物保存的技術,但是在臺灣也受到歡迎,本外省都愛。

      臺灣飲食不僅與殖民有關,也融合了異國文化,像是月亮蝦餅是臺灣的泰國館子用泰國的金錢蝦做成蝦餅,檸檬蒸魚也是華人發明,甚至傳回泰國成為美食。韓良憶以印尼炒飯為例,荷蘭殖民印尼三百年,印尼菜反而影響宗主國,成為荷蘭隨處可見的美食,究其源流,印尼菜也曾受到中國菜的影響,可能是華工苦力對印尼食物的影響。飲食傳播是當下進行式,外籍移工也對臺灣飲食有深厚的影響。韓良憶也鼓勵同學若有志於創作飲食文學,要講究「真」,她正是喜歡分享飲食的美好,才努力用寫作,書寫細節,喚起人們對食物的共鳴,唯有相信自己的書寫才能「真」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