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鄭博元(臺大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20年4月9日
梅家玲教授邀請政大名譽講座教授李豐楙演講,他以豐富的田野調查,及全面的視野帶來講演。李豐楙首先以一張只上了部分顏料的圖畫為引言,他希望有朝一日能為馬來西亞華人宗教這空白幅圖畫塗上顏色,補充過往對此議題的忽視。時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員的李豐楙,參加了蕭新煌教授推動的「東南亞研究計畫」,面對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華人世界,他們組織團隊前往南方沃土,進行開拓。
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配合馬哈迪提出的「2020宏願計畫」,其中一項調查為「宗教禮俗」。李豐楙發現在出版的論文集中,「傳統節日」的調查裡,人們所選的節日詳略不一。他好奇華人宗教支持的力量,因此以馬來西亞華人的節日為調查方向,因此前往研究。抵達檳城後,李豐楙從感覺出發,聆聽清真寺的喚拜聲、興都廟播放的聖樂,但當他等待華人寺廟的晨鐘響起,卻發現華人寺廟並無類似的聲音,此一發現引起他的興趣。他也從視覺觀察,辨識五腳基柱子的華人住家,通常有上奉天宮賜福,柱下則是安土地,以此區辨華人、印度人,與馬來人。他回頭省思學界常用的理論,如「文化認同」、「離散理論」。黃遵憲曾將南洋華人遭遇比作猶太人,但是猶太人可以猶太教作為依託,華人又能以何為歸屬呢?李豐楙發現當地友族/友教普遍有「教節一體」的現象,但華人社會卻未必能「教節一體化」。發現這個在中國大陸、港澳與臺灣不被重視的議題,他因此想深入探究。李豐楙開始找尋各民系/方言群競合的遺跡,他以熟悉的臺港澳案例,作為比較發現其中的「複合現象」。舉例來說,在調查過程中,他發現馬來西亞「大師爺」擺放的位置與中、臺、港、澳都不同,而是渾融一片的節俗。
經過田野調查,李豐楙出版了專書《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課堂中他略提其中幾組觀念。首先,「聖教的發現」處理了義山與宗祠問題,此類人文地景出現時間既早,問題也較尖銳。從中可觀察華人社會從早期到後來的宗教意識;「理念的移植」中檢討了常見的學術理論,如國家權力對節俗、寺廟能否控制?而知識精英一般在國家與民眾之間作為中介,但在馬國「缺少知識階層」的狀況下,民眾又如何移植其「理念」?李豐楙提出以「王化仿效」理解這些馬國華人宗教的移動與發展,他認為雖然移民遠離王法、王化的控制,卻願意仿效王化,即有其意義;「聯合的藝術」則選擇兩個組織,都以「聯合」為名,凝聚檳城華人的意識。李豐楙比較臺灣與馬國華人的寺廟,以James C. Scott的Zomia概念理解,稱馬國華人以「聯合」為名的寺廟組織為Religious Zomia,此概念幫助華人取得廟地,以聯合的藝術團結眾人的力量。
在研究中,李豐楙也發現在宗教信仰中有馬國早期經歷會黨的地下組織遺跡,如檳城大伯公、張理的關係、九皇大帝的變相神話。馬國建國前後開始「去會黨化」、「去中國化」,但仍可發現裡頭銘刻著不同時代的歷史標誌。他以分析「伯」字的意義為例,探討「大伯公」成為馬國華人信仰拜土地的統稱,他認為其中不乏文化的創造。馬國的拿督公,也被稱為唐番土地。這類的發現使李豐楙反思,信仰與習俗在移動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看待?一直以來,臺灣常視宗教為「民間信仰」,但在馬國語境裡,「民間信仰」不具神聖性,為了要與其他宗教平起平坐,必須以具神聖性的「教」為民,才能保存華人信仰的地位。「道教改正運動」背後可見馬國華人對於宗教的需求與困境。「以教之名」,他們希望以聯合的方式展現團結意識,幫助大小廟宇與政府交涉。
李豐楙在馬國做調查後,開始省思何謂宗教,宗教給予人們思考的情境,面對困境時能夠解決什麼問題,而當所有宗教都以「聖地」凝聚教徒的認同時,華人的「宗教」在何處?何地、何事、何物才能夠團結、協助彼此?他意圖在文學院提倡對「宗教」的研究,希望從新的角度審視文化傳統,過去不太受重視的「宗教」研究或能受到更多關注。
同學提問中,提及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的衝突。李豐楙指出「國族認同」與「文化認同」之間的衝突,過去馬國總理馬哈迪不斷強調馬國認同,華人雖然認同,但他們是否還能保有自己的文化認同?如何以文化作為識別也是難解之謎,在國族認同與文化認同之間,是否能夠形成一種互補關係。也是多民族國家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新一代馬來西亞人的「無國感」已經稍有不同,李豐楙表示希望以更具想像力的方式思考一百多年前的華人移民可能的族群認同困難,從馬國獨立建國至今不久,他認為華人的認同問題仍然是現在進行式,研究者宜以開放心胸去接觸、理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