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臺灣理論關鍵詞2016工作坊」側記

  • 2015-06-18
  • RulingDigital

撰稿:張斯翔(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2016年6月18至19日,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香港陳漢賢伉儷基金講座、亞洲共同體基金會三方共同合作,於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舉辦「臺灣理論關鍵詞2016工作坊」(Keywords of Taiwan Theory 2016 Workshop)。本次活動仍由臺大文學院「知識/臺灣」研究學群策劃,並於會中聚焦討論當代臺灣時空語境下,各種關鍵詞理論運用及深化的可能性。一天半的會議中,學者們各自從自身熟悉的研究領域中,提出不少深度與新意兼備的關鍵詞及其後續可行的研究概念,將議題的可持續性更往前推了一大步。
 
        工作坊延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以「跳脫常規用法的新詞」及「重新詮釋其歷史語境的既有詞」兩個方面,建立新的學術關鍵詞,從中探究臺灣歷史、地理與文化的獨特性及複雜性。會中除了來自加州UCLA的珊卓拉.哈定教授帶來的精彩演講外,更有16位學者每人帶來一個關鍵詞。其中包括洪子惠教授的「異鄉人」、劉紀蕙教授的「符號混成」、紀大偉教授的「酷兒」、黃冠閔教授的「交錯配置」、傅大為教授的「基進2.0」、劉俊雄教授的「認同」、孫松榮教授的「後延」、洪世謙教授的「無主體」、陳瑞麟教授的「拼裝」、鄭如玉教授的「潛態」、邰立楷先生的「生命哲學」、林建光教授的「超越」、廖朝陽教授的「接面」、辜炳達教授的「壞建築」、李時雍先生的「野性」、吳佩如教授的「辶日辶月」共16個當代重要關鍵詞。
 
        珊卓拉教授帶來的專題演講題為:「Knowledge From Below: Producti
ve Tensions in Social Justice Movements’ Research」。珊卓拉教授為美國著名女性主義、後殖民、知識論研究學者,在性別研究領域中亦卓然有成。在專題演講中,珊卓拉教授針對研究領域中,多由上至下的研究方向,且研究多集中於高階學術領域中提出另一種視角,認為現當代的理論研究應多著眼於貼近群眾的議題,其中包括了各種社會運動中的論述框架。當代的研究,或許可以轉換視角及方向,更多去注意由群眾發出的各種論述,並從中找到更多更有動能的研究方向。
 
        洪子惠教授認為主流語彙中各種二元對立的劃分,固然在意識形態的指認上簡易好用,卻往往無法更細緻地梳理臺灣的渡海往返、殖民開墾、移民定居、文化相互權衡引起的騷動、越界,乃至混雜現象。「原鄉人」從移民社會的長期脈絡下來看,都曾是易地而處的移鄉人,未來也有可能再度遠走異鄉。族群與原鄉標示的不是一種身份,而是從此地跨越到異地所需的時間或距離、是主客往來的互設或對比關係、是他我的換位。他可能是一種變遷,也可能是一種延續。這個過程洪教授姑且稱之為翻譯——翻轉、跨越、解釋。原鄉人,首先是「譯鄉人」,而理論臺灣,簡言之,可以說是一項翻譯工程。
       
        劉紀蕙教授首先提出「符號混成」並非臺灣特有的現象。其發生在跨文化現象中的複雜翻譯活動,既是歷史過程、語言融合、話語構成,也是美學技術,設計了符號代換的問題。符號混稱成的概念讓觀者看到文本符號邊界的痕跡所牽引不同的權力關係,雙向並存的政治部署與曖昧性,以及其中所透露的衝突張力與歷史性。因此,以符號混成的概念修正翻譯理論的「拿來、挪用、模擬」論點,或是後殖民論述的「混雜、學舌」以及被排除的底層知識,能夠更為複雜地分析文化混稱的符號性過程及歷史脈絡。而從臺灣十九世紀末的只是混稱、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兩波超現實主義風潮,以及九十年代藝術作品感性皮膚移植,都可以作為其中的典型例子。
 
 
        紀大偉教授重回到了「酷兒」這個關鍵字中,並從過往的酷兒論述中,更進一步加深其作為理論關鍵詞的界定與動能。他藉著指認「酷兒」與「愛滋」、「queer」、「同志」、「人道主義」這四個詞彙的關係,進一步回答「酷兒是什麼?」,或是「臺灣酷兒是什麼?」的這個老問題。首先其以多個例子將臺灣特有的酷兒興起溯源到「愛滋」,而不是一般所言的解嚴時代,以此更明確分別酷兒與同志的本質差別。至於酷兒的釋義,早就與英文的queer揮別,可以在另外的歷史脈絡下進行解釋,而不需要糾結或忠於queer的原意。最後帶出「同志」與「酷兒」最大的差別應該立基於其對於「人道主義」的不同態度上。
 
        黃冠閔教授提出「交錯配置」的概念,而其充實了交互性(交互主動、溝通)範疇,也從單一性中解放出多樣性,學科與學科的交錯、物種的多樣性(這一概念的範例則是基因工程的混種、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疆域邊界的重組、身分認同的多樣化也都是經驗上的例子。臺灣生活環境其實與世界其他各地的生存條件都息息相關,也在人們生活中烙印下其他社群或物種的生活印記,透過交錯配置的概念,觀者可以用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當代世界中多種事物與生命的共存狀態。
 
        傅大為教授以自身參與臺灣社會與文化運動的十年經驗為基礎,並以當時自己所提出的「基進」概念為思考核心,並旁及如「邊緣戰鬥」、「反宰制」等概念,與二十年後不同時空語境下的臺灣,重新反省「基進」的歷史軌跡與當代可能的意義。傅教授首先從解嚴前後「基進」與「邊緣戰鬥」的提出與發展,到近十年後所遇到的一些挫折開始,進一步從過去的挫敗、問題及再思考,去聯想到普遍性與特定性兩種不同傾向的知識份子特性。並思考基進的「歷史性與變化」該如何理解?其「團體性」如何演化與調整等問題。
 
        劉俊雄教授以一群來自臺灣各地的青年運用網路回流,將看似相似但各異的生活經驗,以書寫來展現每個人的認同追尋之旅,重新發現「我是誰」的過程。新世代原住民行動者運用網際網路的行動,改變平埔正名運動的實踐策略及其發展方向。劉教授分別以生活經驗、漢與非漢、文化混血與認同倫理學等面向,說明這些行動者如何從自我敘事的認同轉換成「集體」認同的過程。回顧當代臺灣研究者針對認同議題的研究,逐漸接受認同的多元、流動與建構之觀點。劉教授以為應該進一步從認同倫理學的角度,探究行動者認同的內在價值。
 
        孫松榮教授以陳界仁的藝術創作及其「內在感受論」為對象,探討處於特定生存語境而體現出的某種交織著內在精神與身體經驗的複雜意識。處於不自由的時空中,人民的內在感受如何可能被看見?如何反抗?是否可能突圍?相對於內在感受在影像中的失落與缺席,遮蔽面容的指涉不過更應證了攝影機總是捕捉了現實世界乃至人民的外在表現,在解嚴體制下這些可悲立即而直接紀錄的現實片段總是被篩選、掩飾及隱藏起來的。「後延論」的出現,皆試圖將由意識與指涉所構成的現實事件的遺漏、缺乏及後續,進行再延展和再想像的藝術實踐。因此,應視這位藝術家的特異影像實踐出自重新思索完而未了、且懸而未決的現實事件,並致力使之繼續產生新意識、歷史及行動的可能。
 
        洪世謙教授藉由「無主體」的概念,將疆界、公民身分、國族認同等概念視為一種「無」,這樣就可以保持開放性,並且達到最大的可能性,以避免將複雜的現狀化約為單一指涉。「無」同時可以意味著在場的無本質、無起源以及不可命名。這裡的「無」表示的是不定形或未具型,主題是在主體之外,並且在保持開放的前提下,才可能去認識到主體自身,否則主體只能認知到幻想或意識形態的主體。當我們討論「無主體」時,不再把主體以血緣、語言、出身地等傳統主權國家的劃界,而以「無」去不斷地敞開主體、公民、認同的邊界,讓各種不在場的、被排除的、無視的他者都可以在敞開的空間中找到生存的關係,「無主體」也可使臺灣成為一個異質卻共在的生存空間。
 
        陳瑞麟教授企圖把「拼裝」發展成一個「理論性的概念」,但並非從詮釋概念的意義入手,而是以具體事物為探討起點——人造產品的拼裝。這其中包含了兩種拼裝:一種是物質性的,陳教授以「拼裝車」為範例進行論述;另一種是心智的,是一種「理論」的拼裝及生產。兩者之間在這個理論關鍵字底下,可以構成一種互相指涉的對照關係。而陳教授認為臺灣人文社會學界應該要擺脫觀念拼裝的階段,朝向個人化的理論(版本)和社會性的理論(版本)家族的方向前進。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或許拼裝可以產生許多獨一無二的產品,並將拼裝觀念變成臺灣特色,而這個過程也必須朝向「風格化」的方向發展。
 
        鄭如玉教授提出的「潛態」質疑當前個體化的潛態狀態。德勒茲的「潛態」是當下經驗的前在環境條件,指涉物本身內在的差異性。他把世界分成潛態與現實兩種樣態,而這兩種樣態是相互生成流變的。當今臺灣充斥著跨越實體疆界的虛擬結合,跨國資本的電玩、媒體與影片早已取代民族意識的角力與不同民族間個體的戰爭,現今已進入一個虛擬認同凌駕真實國族認同的時代。臺灣知識分子應思考的是要如何因應這股力量,利用跨國流動的趨力。鄭教授以《賽德克巴萊》及《KANO》為例,以說明潛態在臺灣情境裡可能產生的理論意義,試圖建構臺灣人及臺灣精神的現代特異性。
 
        邰立楷先生提出了一個看似普遍價值的「生命哲學」作為其理論關鍵詞,但他以國民黨和新儒家哲學家撤退到臺灣的同時,也將他們對生命及民族的超越性及本質主義的定義傳入臺灣為論述對象,說明「生命哲學」在臺灣哲學、歷史和政治的獨特發展環境下,與臺灣理論的密切關係。邰先生注意到臺灣的生命哲學發展歷史中,可以很清楚看到民族主義混雜在生命哲學的情形,而這兩個觀念在國民黨與新儒家哲學退至臺灣是被融合成相互依靠的概念。從1949年之後,臺灣人民如何試圖抵抗這種生命哲學,而民進黨的成功、學生運動代表了抵抗的另一波高度,讓臺灣人民的概念與國民黨和新儒家的生命哲學進一步區分。在此區分下,或許可以在臺灣理論的脈絡下開創一個新生命哲學,一個去形而上化的民族概念,一個以歷史事實,非歷史的政治敘述,當作標準的生命哲學。
 
        林建光教授從自身的例子開始,配合幾個政治宣傳的文宣,論述了「抽象超越論」及「具體超越論」兩種政治上試圖的「超越」方式,但他提到這兩者皆缺乏足以批判現狀的能量。最後從國民健康的觀點上,提出了拒絕政治的「肉身超越論」。但這並不意味著肉身超越論有去政治化傾向,相反地,它是具有高度政治批判力的行動,因為它將歷史、政治身體化,超越了歷史與政治的同時,也回絕了全球化時代那些無所不在,企圖將身體納入治理機器的政治力。林教授提醒觀者或許應該拋棄外部機器角度的思考方式,回過頭來思考個人、身體能發揮何種效力。當身體超越了身體,也許可以達到以某種不同方式觀看「臺北」、「臺灣」或「藍綠」問題。
 
        廖朝陽教授從加洛威的理論出發,認為加洛威強調復仇神的催迫與彩虹神的揭顯有別,所以把直接揭顯(媒材與訊息同一)等同於「隨性」模式,也就是把隨在視為彩虹神特有的性質。而廖教授希望擴大這層意義,把復仇神的複雜系統也視為一種隨在。各種媒材透過接面擠迫、折衝、擾動,互相傳遞明確或不明確的訊息,所形成的系統效應仍然都「隨在」於媒材本身。廖教授認為在全球化控御社會裡,西方文明的某些典型特別容易把各種接面推向區隔化,視為只是傳遞訊息的工具而已。相對的,在地文化所保留的接面想像未必能產生全面性系統對抗的動力,但其中往往保有重視揭顯的溝通模式,也能帶出隨在媒材的基本性質,可能成為重要的反抗資源。而文中廖教授用了《幫幫我愛神》及《看得見的鬼》作為例子,以此論述當代資本文化的關鍵問題。
 
        辜炳達教授從法國建築藝術家所提出的「壞建築」概念出發,並且參照了日本的類似觀點,讓觀者重新思考歐洲的現代建築系譜。而傅柯提出,生命權力在十九世紀以降形成各種規訓建築,不僅是一種形式或結構,更是一具嚴密控制體液和資本流動、化約居住,和使用者對「正常」之理解的生命政治積極。壞建築所要顛覆的便是這具機器的運作指令:資本國家機制及其衍生的規訓和壓迫。若將壞建築置入臺灣的社會脈絡,很容易就可以將這個概念對應到在地的代表:違章建築,一種在法外空間蔓延,表現人民居住意志的醜陋建築。此一理論關鍵詞提供觀者許多留待思考的問題,其中包括當前壞建築與臺灣政府的共謀及敵對關係;臺灣試圖從例外國家轉向正常國家時,壞建築該何去何從?壞建築的美學化可能,及現代社會早已折抵剝奪「詩意居住」的可能等課題。
 
        李時雍先生認為「野性」一詞在自然書寫的風氣中,重新被帶入臺灣認為的研究視野,然而,返回明鄭以降移民與殖民者「發現」與表述臺灣的開端,可以看見臺灣自初始即存有野性。經歷各種殖民的歷史,在各種表述中,與野性相遇,也代表著與臺灣相遇,總伴隨著殖民現代性逐漸複雜化。當「野」的生猛流變,經由他者的視線,而發現、而凝固成為帶貶義的野蠻,彷彿可以規訓、調查、劃分與排除,代表的既是生存空間現代化所喪失的地域,也是歷經重層殖民歷史所被壓抑排除的文化性格。所以李先生以「野性」作為關鍵詞,重思以殖民現代性為框架對臺灣研究的詮釋,嘗試提出野性的發現、現代的野性、野性的現代性、野性美學等課題。
 
        吳佩如教授探討了目前泛全球網路作為意識母體生成下,臺灣新世代導演們如何處理年輕世代在當今「宅體世界」中「憩逃」生存意志與「嬉遊」生活倫理。網路已晉身為每日時空實際存取生存的場域,網路輿論或是當現實生活受到擠壓,虛擬時空便成為可以任意發聲的位置。吳教授從《BBS鄉民的正義》及《騷人》兩部電影探討,電影中呈現個體各自面對時空錯亂的「憩逃」困境。這個所謂的「沒事」(末世)現象,其實擔負著對於當前臺灣文化氛圍之沈重批判與利用辶日辶月翻轉之視覺美學。
 
        臺灣理論關鍵詞2016年工作坊的討論,站在更高的視野上,立基於臺灣本土現況,提出各種創新及深刻的理論觀點。會中除了臺灣的特殊性、多元性等討論外,還進一步將臺灣可能面對的理論關鍵詞朝向與世界對話的語境。會議的尾聲,在「知識/臺灣學群」四位發起人對於未來的計畫陳述,及與會來賓的熱烈建議與討論下,圓滿落幕。

工作坊議程:
 

Day1:2016618日(六)

8:30-8:50 報到
8:50-9:00 開幕式
梅家玲(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主持
9:00-10:30 專題演講
主持人:傅大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主講人:珊卓拉哈定Sandra Harding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和性別研究系教授)
演講題目:「Knowledge From Below: Productive Tensions in Social Justice Movements' Research
時間
主持人
發表人
關鍵詞
第一場
10:40-11:55
史書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較文學系、東亞文化系、亞美研究系教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講座教授
洪子惠(上海紐約大學文學助理教授)
譯鄉人
劉紀蕙(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符號混成
紀大偉(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助理教授)
酷兒
12:00-13:30午餐
第二場
13:30-15:10
廖朝陽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黃冠閔(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交錯配置
傅大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基進
劉俊雄(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仁德醫護管理專校助理教授)
認同
孫松榮(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教授)
後延
15:10-15:30 茶敘
第三場15:30-16:45
劉亮雅(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洪世謙(中山大學哲學所助理教授)
無主體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拼裝
鄭如玉(佛光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潛態
17:00-17:50 《知識臺灣》新書發表會
史書美教授、陳東升教授、廖朝陽教授、梅家玲教授共同主持


Day22016619日(日)
 
8:50-09:00 報到
時間
主持人
發表人
關鍵詞
第一場
09:00-10:15
梅家玲(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邰立楷(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比較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生命哲學
林建光(中興大學外文系暨外文所副教授)
超越
廖朝陽(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接面
10:15-10:35 茶敘
第二場
10:35-11:50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李時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野性
吳佩如(中興大學外文系暨外文所助理教授)
辶日辶月
辜炳達(臺灣大學外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壞建築
11:50-12:10閉幕式
史書美教授、陳東升教授、廖朝陽教授、梅家玲教授共同主持

※相關活動照片參「知識/臺灣研究學群」粉絲頁:www.facebook.com/KnowledgeTaiwanColl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