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四)「我食故我在:東亞飲食/文化」周成蔭(美國杜克大學亞洲與中東學系副教授 )

  • 2020-05-28
紀錄:鄭博元(臺大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20年5月28日  
This is an image

      本週課程,周成蔭老師以「飲食」來談認同、文化,與知識。她指出「東亞飲食」的概念是後來才建構的,因此當我們談論「東亞飲食」時也要思考「東亞」是什麼?「飲食」又從何而來?演講分成三段,分別是「東亞飲食文化的研究方法」、「飲食書寫的原味/變味/回味」、「食安:飢荒/瘟疫/食人的文化」。首先周老師想討論「東亞」如何劃分?從地理、宗教、語言/語系、習俗、文化、認同、歷史談起,「認同」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認知,人們認為自己是哪裡人、哪國人?其實是非常現代的概念,且非常值得探討與質疑。研究者要試圖去打破這些既定的觀念,才能看到更深刻的內涵。

      周老師認為談「東亞」其實是尷尬的,因為它是來自日本想像的「大東亞共榮圈」概念,對近代中國來說這是不適的。但是若用食物來談,則可看到其中的豐富性,從臺灣到上海擴店的「鼎泰豐」、流傳世界各地的「拉麵」、受到中國飲食文化影響的台灣「珍珠奶茶」、引起爭議的中國「蝙蝠」湯。周老師順勢談到美國當下嚴重的反華情緒,身份認同常常不是自我的認同,反而是被別人「迫使」的認同。舉例來說,美國CDC用紐約收藏的清朝刺繡作為刊物封面,圖案有了「蝙蝠」,似乎強調了東亞人與之的連結。藝術史老師們對此作為抗議,然而CDC並未道歉,反而聲稱中國人有「人畜共同體」的傾向,無物不食。事實上,這並非「華人」的特色。若從市場來說,其他國家都有傳統市場,如Wet market,但講到華人世界的傳統市場,卻被歐美人認為是骯髒、不潔的市場。周老師也以「動物森友會」為例,談作物種植、荒地開墾、價值轉換,「飲食」在社交媒體上也成為虛擬式的飲食文化,人們透過遊戲的勞動取得快樂。中國網紅「李子柒」自稱她與家人拍攝山林的種植、做菜等勞動;另一個南韓網紅也在影片中思考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從生態環境到飲食研究,探討政治與食物之間。周老師也提醒我們,研究者要考慮到內、外,身體與菌等複雜的問題。當談及「飲食書寫」,美國飲食大家費雪在二戰期間書寫:「我會飢餓。⋯⋯我們人類的三個基本需求——食物、安全和愛情——是如此複雜地纏繞混合在一起,我們沒辦法把其中一項提取出來單獨思考。」其實她寫的不只是食物,「在我書寫關於飢餓的篇章時,其實也在討論愛情,以及對愛情產生的『飢餓感』。」費雪用寫食物寫身邊人的故事,這篇文章可說是飲食文化田野的濫觴,深刻地影響了往後的美食家。

      周老師接著以動畫短片〈包子來談飲食,妻子意外得到一個「包子」兒子,而他逐漸長大,不僅觸及母與子的關係,也講到華人離散的問題,他們是用「飲食」作為連結。1985年伊丹十三《浦公英》講病危的太太忽然起來做菜,但在短暫的幸福後馬上就過世,日本人用食物的「吃」與「癡」講人與飲食的關係,這正是他們文化的核心。食物不只跟性別、情感有關,還有「創新」,也與殖民地的開創有關。日本畫報的插圖〈吃牛鍋〉,可看到明治維新時,日本政府開始鼓勵人民吃肉與麥子,幫助皇軍的健康,也演變出了「日本洋食」。而在《飲食與帝國》中,談到食物的地域散播過程,過程中有不少調整、改良,可見佛教的散播與齋食變化的關係。食物的散播關係複雜,很難講何為「正宗」。早期的中國北方飲食,其實是從西亞、中亞傳播而來,可見戰爭、帝國、絲綢之路是飲食文化傳播的模式。周老師舉了些知名的「飲食傳播」例子,如「饅頭」、「辣椒」、「玉米」、「番茄」等。「茶」也是一個有趣的例子,漢字的「茶」一詞從中國傳到中亞,再到阿拉伯文,這個字傳遍了許多語境,且有兩大流傳線,而有了tea的發音,其中是語言與飲食文化的散播關係。臺灣片〈幸福路上〉中有個小朋友吃了美國巧克力,因而勾連起他對美國文化的嚮往,表現出1970年代的臺灣小朋友對帝國的幻想。而凌峰《八千里路雲和月》是第一部從臺灣進入中國拍攝的紀錄片,以「食物」講一家親的情感,瀰漫著溫馨與疏離感;韓劇《愛的迫降》裡也以「泡菜」講南韓對朝鮮的想像。「雜碎」一詞則是美國工人階級隨意吃食的菜餚,由於什麼材料都可以放進去炒炒,是離散的華工象徵,也是一種文化認同的焦慮。唐人街的餐廳,不是「不正宗」,而是離散移工重新想像、再現的家鄉文化。

       第三部分,周老師指出「外星人」與「異域人」的英文是同一詞,不論移民到此地多久,都被當作外邦人。飲食文化的「懷舊」是保守的,訴說過往生活的簡單、美好,但研究者得持續發問,也得談談飲食的「黑暗面」。例如「吃素者」與「養寵物」的衝突;或《寄生上流》裡「水蜜桃」表現出「食安」的危險,人們究竟該如何信任他人製作的食物?尤其在2020年的瘟疫下,食安關係著個人生命的保障,從中可見飲食中的「道德框架」。吳文光的回憶錄計畫《民間記憶》講述中國文革的大饑荒,裡頭的奶奶訴說1958年間,路上許多餓死的人,父母兒子都死亡。饑荒、災難正是飲食的另一面,牽涉著人的生存方式。韓劇《屍戰朝鮮》中養尊處優的王子,他用無限的食物作為獎勵部下的方式,也帶領眾人解決殭屍的問題。此片中點出了許多「飲食」與「道德」的問題。在東亞裡,飲食最大禁忌是「食人肉」,我食我在,但一旦食肉,你會變成什麼呢?周老師最後以魯迅〈狂人日記〉為例,講到飲食,也牽涉著倫理問題。周老師最後鼓勵同學可以自己嘗試做一些創作,例如老師帶著美國學生做的「新冠狀病毒日記」,用圖像、表格、影片記錄飲食變化,進行研究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