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30(四)「大女主不在中原——明清西南敘事中的女性統治」胡曉真(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兼所長)

  • 2020-04-30
紀錄:鄭博元(臺大中文系碩士生)
日期:2020年4月30日
This is an image
 
      胡曉真教授從「大女主」一詞談起,此詞強調的是有領導力的女性。胡老師帶來「嶺南聖母冼夫人崇拜」的圖像,解釋其中實融合了不同地方的信仰與儀式。此一儀式活動中有祭祀、巡遊、宴會、娛樂、穿杖等,「穿杖」是以一根長的杖子穿過多人的臉頰,這類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儀式依然盛行於海南。「嶺南聖母」即冼夫人,此崇拜普遍於中國南方,也流傳到東南亞。繡像與塑像上的譙國夫人冼氏,都強調了她威武的統治形象。南朝到隋初是其活躍時代。冼氏是高涼郡土酋首領,穩定統治該地多年。正史的記載以《隋書・烈女傳》為主,匯集史料可發現其家族世代都是南越地區的首領,而她從小就展現出軍事上的能力:「幼賢明,多謀略⋯⋯撫循部眾,能行軍用事,壓服」,她與羅州刺史馮融成婚(政治聯姻)。隋書指出馮融本是北燕苗裔,在外國當官,因「他鄉羈旅,號令不行」,於是與冼夫人成婚以利穩定地方,可說是王朝官員與地方勢力結合的統治策略。南朝梁、陳之間的變革期,即是北方「僑人政權」被南人取代之時,南方土著、蠻族勢力開始擴展。當陳朝亡時,冼夫人成為「嶺南共主」,當地人皆聽從她的號令,而她率領人民歸順隋朝。根據《隋書》記載,她贈送了「扶南犀杖」給隋朝政府。此杖是以當地材料製作的權力象徵,表明將「地方」奉送給「隋」,也象徵了地方的富庶。此時的楊廣逼迫陳後主寫信給冼夫人,要求她識時務。因此冼氏率領數千個首領「鎮日痛哭」,表達對舊主的忠貞,隨後再歸於隋朝。她之後對隋朝貢獻良多,如平定地方反叛。她既是地方首領,又被官方授權管理地方。冼夫人的作為被隋朝皇帝高度認可,因此追封其夫為譙國公,她則為譙國夫人。冼氏歷事三朝,並對子孫訓示:「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她建議冼家子孫效忠中央政權,有趣的是,她並未明指政權——由於她的策略是要保存統治地區,以發展地方。

      中央政府意圖管理地方。從唐代開始,中央政府就試圖用「流官」去統治;一直到了明代,因為多地方動亂,代表地方與中央協調的「冼夫人」就深受推崇。舉例來說,官方想強調「文教事業」與「非漢民族的歸化」,或地方宗族、民間社會想與中央協商,都藉由「冼夫人」的文化作為象徵。冼夫人在民間文化的形象也很豐富,如范瑞昂《粵中見聞》:「身長七尺,兼三人之力,兩乳長二尺餘,當暑遠行,兩乳輒搭肩上」;在文人作品則不同,如吳偉業《臨春閣》雜劇:「俺二十年嶺外都知統,依舊把兒子征袍手自縫。畢竟是婦人家決雌雄,則願決雌雄的放出個男兒勇」。此劇是以南朝的覆亡來向南明致哀。吳梅認為吳偉業意圖為「秦良玉」翻案。秦良玉是幫助明朝平地流寇的女將軍,但沒有得到足夠的肯定。正由於此為吳偉業的寄託之作,他筆下的冼夫人與歷史上的冼夫人有所差距,她並非忠於一朝之主,而是強調策略性地做出判斷,以利族群繁榮的領袖。由此可看出文學作品的改寫,與創作當下的歷史情境的相關性與差異。「扶南犀杖」象徵政治權利的託付,代表中央與邊緣之間的政治協商。女性的統治在西南地區因此有很高的象徵性。「土司」指的是中央由於無法管轄邊緣地帶,因此授與認可的土司統治權。當漢人注意到邊區的女性統治現象,產生頗高的興趣,因此相關記述成為筆記、詩文、小說、戲曲裡。這些女主匯集了許多元素,如女性、異族,且與中央政權的衝突、和解有關。

      另外兩個有趣的例子是貴州的女主。貴州作為遠離中原的一個邊緣地帶,直至明代時才設省,清代時行改土歸流。郭子章〈光祿大夫劉國傑〉講述的劉國傑故事中,談及了女主故事。帶兵打仗之際,一男性土司反叛,他聯合另一女土司蛇節進行叛變。蛇節原是土司的妻子,丈夫死後取代之。現代貴州的蛇節墓上寫著「烈姬塚」,被解釋為人民對抗暴政的「烈姬」,但明代時人恐怕不會視女土司為「烈士」。另一石碑上寫著:「欲鑄紅顏成黑鐵,獨留青塚向黃昏。」後一句是杜甫詩中詠王昭君的句子。胡曉真老師向同學提問:「從明妃到蛇節的聯想是如何而來的呢?」二人都可以說是中央政府與外族交涉的不幸結果,隱含著「忠貞」之辨,以及漢人與外族的關係。元朝李京《雲南志略》中曾經談及羅羅族的繼承制度,若土司的孩子死,正妻會為死掉的孩子娶妻作為媳婦;若無兒子,則正妻可代其位,男子侍奉女土司,且皆可與之結合。在「職貢圖」、「百描圖」中也可以見羅羅女官與羅羅土司等的形象。蛇節死後半世紀,貴州女土司奢香可見於明代田汝成《炎徼紀聞》。土司靄翠死,奢香代立。馬都督裸撻奢香,因而激怒了諸羅。奢香求助明太祖,而明太祖同意並要求歸順。奢香遂對明朝世世進貢,「皇帝」與「女土司」之間,透過交換禮物、利益,達成了什麼呢?胡曉真教授隨後提出了許多問題:「奢香丈夫靄翠為何要歸順明朝?」、「奢香與明太祖各自想要什麼、得到什麼?」、「兩方誰吃虧?誰獲利?」奢香故事歷代都經常被撰述,到了二十世紀仍劇本改編。這些故事在各時代則有不同詮釋,例如文革時奢香被視為「剝削階級」,屢被批判;而到了當代中國則被稱作「愛國女傑」,胡老師鼓勵同學進一步思考箇中原因。

      最後,胡老師以「土貢」之物作結。《貴陽府志》中描寫了許多土貢、土物等奇異之物,可見貴州豐饒物產。女土司奢香的故事在後代的流傳變化不少,且在她回贈皇帝之「物」上也有改編,如「蕎酥」成為鞏固兩方情感的食品。近人胡孟雄想像杜撰了新的奢香故事,描寫明太祖生日時奢香進貢巨型的「蕎酥」,象徵團圓,也回應了國家統一、民族和諧的主弦律。奢香因此成為象徵地位,而當冼夫人被周恩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巾幗英雄」時,也是政治重新賦予歷史故事新意義的作法。事實上,當代的奢香紀念館的形象,早已不符合原初歷史上的奢香。胡曉真教授最後提醒同學,當閱讀同一個歷史人物,可以從不同史料理解其中的歷史與政治、文學上的意涵,更深入其中改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