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2日至13日 「戰中戰後的身體藝術與媒介 ──臺灣、日本、中國的連鎖」系列活動側記

  • 2014-07-12
  • RulingDigital
 舞台深處的時代:記「戰中戰後的身體藝術與媒介 ──臺灣、日本、中國的連鎖」系列活動

          一場日本舞蹈家石井漠、石井綠,以及臺灣舞蹈先驅蔡瑞月為題的座談會,於7月12日在愛知藝術文化中心舉辦。這是臺灣文化部所推動的「臺灣文化光點計畫」(贊助人:尹衍樑先生)之一,由名古屋大學大學院國際言語文化研究科、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會、蔡瑞月文化基金會主辦,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協辦,關於戰前戰後身體藝術的系列活動。
 
  這天下午,會場來了許多關心中日舞蹈藝術的觀眾們,會上首先播放了紀錄片導演陳麗貴2003年作品《暗暝e月光──臺灣舞蹈先驅蔡瑞月》。影片藉由蔡瑞月女士的舞蹈生涯作為經緯,1921年出生臺南,1933年就讀於臺南第二女高期間,在「宮古座」觀賞到石井漠舞團演出,1937年畢業後,赴日先後投入石井漠、石井綠門下,鋪展、交織出一則橫跨戰前及至戰後,臺灣與日本鏈結的近代史、舞蹈史。《暗暝e月光》中訪談了蔡瑞月偌多的包括蕭渥廷在內的學生,訪談了小說家李昂,也呈現2000年起,由蔡瑞月親自投入進行的舞作重建片段。
 
  放映結束之後,在會場舞台上,亦進行了由舞者莊媛婷、林智偉所演出的作品重建《傀儡上陣》(1953年)。女舞者身著傳統服飾,畫有胭脂,人型玩偶般,在男舞者操控著的隱形懸線下擺置舞動,彷彿舞蹈家昔時因政治因素無端繫獄而後釋放,卻依舊處身在一個更無形的纏繞懸線之中。
 
  座談會上,蕭渥廷代表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致詞,提到「這是第一次將石井漠、石井綠,與蔡瑞月併置為主題的活動」,歷史的連鎖意義非常,並接受石井綠女兒、舞蹈家折田克子敬贈的感謝狀;詩人學者石計生朗讀了致蔡瑞月的詩作〈幸而有遺忘II:為蔡瑞月〉;陳麗貴則提到當初紀錄片拍攝的源起和過程,無意間補捉到蔡瑞月在宴會上起舞的身姿。
 
  隔日7月13日,移至名古屋大學,舉行「戰中戰後的身體藝術與媒介 ──臺灣、日本、中國的連鎖」研討會。延續著第一天展開的臺日中身體藝術的主題,除有北岡正子教授主題講演詩人雷石榆三○年代於日本留學時期參與的新詩運動,包括詩集創作《沙漠之歌》以及《詩歌》的創刊;研討會並分為「舞台」、「流行音樂」、「映像」三個場次。「舞台」一場,石婉舜教授以〈近代劇場空間的誕生〉為題,指出日治時期劇場空間引入花道等形式,如何與劇作文本形成有別於戰後西方鏡框劇場主導下的感覺經驗;星野幸代教授勾勒臺灣舞蹈史中石井漠身體體系的系譜;李時雍博士生則以雲門舞集的《家族合唱》,討論二二八事件在舞台上的媒介和敘事,及戰後轉向歐美現代舞的不同身體脈絡。
 
  在「流行音樂」一場,除了有徐國源教授談三、四○年代海派音樂中的聽覺現代性;石計生教授的〈張邱東松「臺灣流行歌集」〉,則透過為人遺忘的音樂家張邱東松,奠定在歌本史料,以及曲式、歌詞的文本分析,證成中日之間在大眾聽覺經驗上,有別於官方管控抑制的連鎖之處;劉建志博士生則以五月天的概念專輯與影像敘事帶出當代流行文化的問題。
  除有舞台和聽覺的跨文化比較,在「映像」一場,透過楊韜教授針對陳麗貴導演的紀錄片討論,以及錢錫生教授談近三十年中國紀錄片發展史,帶出了進一步視聽媒界的主題。
 
  臺日中的連鎖、身體藝術、表現的媒界、現代性,最重要的是以石井漠、石井綠和蔡瑞月帶出的豐富的時代性議題,貫穿整場研討會,並在最後的綜合討論時間,有了更豐富的對話。蕭渥廷特別提到,一次赴日本拜訪珍藏有石井漠老師的史料之處,翻開著謄寫有細密手跡文字的紙頁,纖薄欲碎,一方面感動,一方面也感到文獻史料的維護研究的迫切;黃英哲教授總結時回應則說,「這次會議絕對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確實,看著三位舞蹈家黑白的影像,或者想像那些紙張翻動時的塵埃揚起,宛如跳舞,像舞台深處的時代,才正要向觀者們湧現而出。
 
(撰稿、攝影:李時雍)
 
活動海報及花絮 : 

下圖左為活動海報,右為與會學者、藝術家於愛知藝術文化中心合影。

 下圖左為東吳大學石計生教授朗讀致蔡瑞月女士詩作〈幸而有遺忘II:為蔡瑞月〉,右為舞蹈家折田克子頒發感謝狀予蔡瑞月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蕭渥廷。
 下圖左為清華大學石婉舜教授發表研究論文〈現代劇場空間的誕生:殖民地臺灣劇場的普及與特色〉,右為名古屋大學星野幸代教授發表研究論文〈台湾現代舞踊における石井漠の系譜〉。